查词语
查词语

义正

拼音:yì zhèng

注音:ㄧˋ ㄓ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同“ 义政 ”。正,通“ 政 ”。《墨子·天志下》:“今天下之士君子欲为义者,则不可不顺天之意矣。曰顺天之意者,兼也;反天之意者,别也。兼之为道也,义正;别之为道也,力正。”
(2).犹正义、道义。 晋 葛洪 《抱朴子·行品》:“义正所在,视死犹归;支解寸断,不易所守。”

基本含义
指言辞正直,主张正确,行为合乎道义。
详细解释
义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义指道义、正义,正指正确、端正。义正的基本含义是指言辞正直,主张正确,行为合乎道义。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不公正、邪恶的行为或观点时,坚持真理、坚守正义的态度和行为。
使用场景
义正这个成语多用于正面描述一个人或一种行为,强调该人或行为表现出的正直、正义的品质。可以用于夸奖一个人的言行正直,坚持正义的品格。也可以用于批评指责一个人的言行不正,缺乏正义感。
故事起源
义正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三年》。故事中,晋国国君昭公因为不满意大夫公子重耳的主张,决定废黜他。公子重耳则义正辞严地反驳了昭公的错误观点,并表达了自己坚持正义、追求真理的决心。这个故事体现了义正的含义。
成语结构
义正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殊的结构。
例句
1. 他在面对困难时始终保持着义正的态度。2. 她义正辞严地批评了那个不公正的决定。3.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人能够坚守义正的原则。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义正这个成语的发音“yì zhèng”和它的基本含义来记忆。想象一个人站在正义的一边,坚守自己的信念,言行正直,就是义正。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义正相关的成语,如“义愤填膺”、“正直无私”等,来扩展对正直、正义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义正地告诉同学们不要欺负弱小的同学。2. 初中生:老师问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我义正地回答了自己的观点。3. 高中生:我们要以义正的态度面对社会上的不公正现象,为正义发声。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