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隐曲

拼音:yǐn qǔ

注音:ㄧㄣˇ ㄑㄩˇ

繁体:

基本解释

(1).幽深曲折。 汉 刘向 《列女传·阿谷处女》:“处子曰:‘ 阿谷 之隧,隐曲之地,其水一清一浊,流入於海。’”
(2).鲜为人知的苦衷,难言之隐。 明 唐顺之 《与王龙溪郎中书》:“而亦若不免以世俗之疑相疑者何也?无乃故为迂其问以剔抉圣贤之隐曲,而白之於世也乎?” 章炳麟 《中华民国解》:“而於吏治得失,民生隐曲,曾不一语及之。”
(3).指房事。《素问·阴阳别论》:“二阳之病发心脾,有不得隐曲,女子不月。” 王冰 注:“隐曲,谓隐蔽委曲之事也。” 章炳麟 《五无论》:“人若不恶淫者,纳采问名,既公布婚姻之礼,何以夫妇隐曲当在屏蔽之中,不如犬豕之遵大路?”
(4).指阴部。《素问·至真要大论》:“湿客下焦,发而濡泻,及为肿隐曲之疾。” 王冰 注:“隐曲之疾,谓隐蔽委曲之处病也。”

基本含义
暗中藏匿,不露真相
详细解释
隐曲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隐指隐藏、遮掩,曲指弯曲、变化。它的基本含义是暗中藏匿,不露真相。形容人在言行中故意隐藏真实意图或真相。
使用场景
隐曲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的行为或言辞中故意隐藏真相或真实意图的情况。可以用于描述政治角逐、商业竞争、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情境。在写作、演讲或日常交流中使用隐曲,能够增加语言的灵活性和表达的深度。
故事起源
《庄子·外篇·齐物论》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庄周和齐物之间的对话。庄周问齐物:“你会隐曲吗?”齐物回答说:“我会隐,但不会曲。”这个故事中的“隐曲”一词,成为了后来形容人故意隐藏真相的成语。
成语结构
隐曲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在面试中隐曲地回答问题,让人难以判断他的真实能力。2. 这位政客善于运用隐曲的手法,让人难以看清他的真实意图。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隐曲与隐藏真相的行为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站在弯曲的道路上,将真相藏在弯曲的路径之中,不让人轻易看清。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成语的起源和用法,可以参考相关的成语词典和语言学习资料。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游戏中隐曲地藏起了宝藏。2. 初中生:她的笑容中隐曲着一丝不安。3. 高中生:政治家常常会在演讲中使用隐曲的技巧来影响听众。4. 大学生:在商业竞争中,隐曲的手法是常见的策略之一。5. 成年人:他的言辞中隐曲地暗示了自己的真实意图。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