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残书

拼音:cán shū

注音:ㄘㄢˊ ㄕㄨ

繁体:

基本解释

谓未读完的书。 宋 陆游 《病中作》诗:“一病二十日,直愁难自还,残书不成读,长夜只供闲。” 宋 刘克庄 《挽陈北山》诗:“握笔临池惯,残书映雪勤。”

基本含义
指残破不全的书籍,比喻知识浅陋或学问不全面。
详细解释
残书原指破损的书籍,后来引申为指知识不全面或学问浅薄。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或知识面有限,无法全面理解和掌握某个领域的知识。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学识狭窄或知识面不全,也可以用于批评某个作品或文章的内容不全面或不深入。
故事起源
《汉书·艺文志》中有一篇名为《残书》的文章,文章描写了汉代一位名叫陈琳的官员,他专门收集残破的书籍,通过修复加以保存。后来,人们用“残书”来比喻知识浅陋或学问不全面。
成语结构
主语+谓语+宾语。其中,“残书”是宾语,表示被形容的对象。
例句
1. 这个学生的知识面太窄了,简直就是一本残书。2. 他的研究只停留在表面,连个残书都算不上。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本破烂不全的书,代表着浅薄的知识。通过将图像与成语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地记住其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比如“蜻蜓点水”、“一知半解”等。这些成语都可以用来形容知识浅薄或了解不全面的情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学问像一本残书,只知道皮毛,不懂深入。2. 初中生:这本书太残了,里面的知识都是一些基础的,没有深入的内容。3. 高中生:他的知识储备太有限了,简直就是一本残书。4. 大学生:这个专业的课程太浅薄了,简直就是一本残书。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