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注音:
繁体:
高昌国:是公元五世纪下半叶至七世纪间,来自河陇的汉族移民在今天的新疆吐鲁番盆地建立割据小王国,史称高昌国。前后经历过阚、张、马、麴四姓王朝。阚、张、马氏三个王朝,共约四十年;而麴氏王朝从公元500年麴嘉建国,到唐大宗贞观十四年(640年)灭亡,高昌国共传十个王,历时141年,高昌国历经一个半世纪(阵国灿:《敦煌吐鲁番文书与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研究》)。现在人们提及的高昌国一般是指麴氏高昌。
起源发展
高昌国是公元五至七世纪由汉人在今新疆吐鲁番地区建立的政权,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移民小社会。
第一个高昌国(公元442~460年)是匈奴人后裔沮渠氏建成的,继之而起的是阚氏高昌国、张氏高昌国、马氏高昌国和麴氏高昌国,其中以麴氏高昌国在吐鲁番的历史上影响最大。阚、张、马氏三个王朝,共约四十年;而麴氏王朝从公元500年麴嘉建国,共传十个王,历时141年。
高昌国:位于今新疆吐鲁番东南之哈喇和卓(Karakhoja)地方。地当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为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之一。
汉代,其地为车师前国之地,称为高昌壁。西晋时代称为高昌郡。及五胡乱华之际,此地先后为前凉(张氏)、后凉(吕氏)、北凉(沮渠)所据。
北魏·和平元年(460),柔然蠕蠕灭北凉,立阚伯周为王。此后即称为高昌国。不久,柔然败于准噶尔盆地的土耳其裔民族之手,此地由敦煌人张孟明及汉人马儒等相继为王,又均被国人所杀。
后来,代之而起的是麴氏一族,右长史麴嘉被推为王。麴嘉字灵凤,金城榆中人,在位二十四年(年号重光,500~523),颇具声威,焉耆等地均在其势力范围。并遣使内求五经诸史。直至唐·贞观十四年(640)为太宗所灭,被并入唐室领域,改称西州,置安西都护府。其后,回鹘部族据此地,称西州回鹘或高昌回鹘。至元代,再度辖属于中国。明代称为火州或哈剌,后称吐鲁番,以迄于今。
又,此地原为雅利安族住民所居之地。汉代以后,汉人逐渐迁入,在回鹘移住以前,受汉族影响甚深,其风俗政令、文字等悉与华夏大同小异。
另据文献记载,此地自古即流行佛教。依《出三藏记集》卷八所载道安〈摩诃波罗蜜经抄序〉言,前秦·建元十八年(382)正车师前部王弥第来朝,其国师鸠摩罗跋提献胡本《大品》一部。及北凉·沮渠蒙逊领有此地后,高僧辈出,译经风气大盛。麴氏王朝成立后,佛教受历代诸王外护,佛法隆盛。玄奘西游途中,路经此地,国王麴文泰率全城欢迎,热情款待,并请求永留其国。玄奘婉拒,惟停留一个月,并为讲《仁王经》。及回鹘移住后,除潜信摩尼教外,亦信奉佛教、景教、祅教等。
唐朝建立不久,麴氏高昌国由麴文泰继位,他依仗西突厥做后台,看到高昌地处丝路要冲,贸易比较发达,便乘机勒索苛税,还时常扣留西域各国到唐朝去的使者与商人。唐太宗为了维护丝路的畅通,巩固西域的统一,便派了侯君集率大军攻高昌,麴文泰给吓死了,其子被迫投降。
高昌国历经一个半世纪后,于640年为唐太宗所灭。
地域概况
高昌在汉魏之际为车师前部(其地为今吐鲁番),东西二百里,南北五百里。四周多大山,气候温暖,谷麦一岁再熟,宜蚕产棉,土地良沃。汉元帝初元元年(西元前48年)在此置戊巳校尉,晋·咸和二年(327)置高昌郡。张轨、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河西时,都置太守以守之。
高昌是个城邦国,“东西三百里,南北五百里”,有城池二十二座,即大小二十二处沙漠中的绿洲。到麴氏高昌末年,全国只有8000户30,000人口,马4000匹。相对于北塞强大的游牧汗国,国力是很弱的。因此,麴氏高昌先后曾役属于柔然、高车和突厥。
高昌气候温暖,土地肥沃,引水溉田,谷麦一年再熟,手工业较发达;地处中西交通的孔道,商业贸易堪称繁荣。居民多“汉魏遗黎”(《北史》卷97《高昌传》);“文字亦同华夏,兼用胡书”(《周书》卷50《高昌传》)但日常交往,“皆是胡语”(《北史》卷97《高昌传》)。
《周书》〈高昌传〉记载︰其地服饰,丈夫从胡法,妇人略同华夏。兵器有弓、箭、刀、楯、甲、槊。文字亦同华夏,兼用胡书。在毛诗、论语、孝经,置学官、弟子以相教授,虽习读之,而皆为胡语。赋税则计输银钱,无者输麻布。其刑法、风俗、婚姻、丧葬与华夏小异而大同。
政治制度
麴氏王国以高昌(新疆吐鲁番县东南60里阿斯达拉)为王都,以长子为继承人,称“世子”。国王之下,置交河、田地二公,由王子担任,分别镇守交河、田地二城(交河城,新疆吐鲁番县西雅尔;田地城,新疆鄯善县西南鲁克沁。《周书》卷50《高昌传》)。王廷内,置中郎,传宣王令。置令尹—人,“比中夏相国”(《周书》卷50《高昌传》),很可能兼理高昌郡事,相当于丞们兼京兆尹。令尹之下,文官系统在麴氏王朝末期,分为八部,即:吏、祠、库、仓、主客、礼、民、兵部。每部置长史一人为正长官,司马一人为副长官。八部下,置侍郎、校书郎、主簿、从事等官吏,“阶位相次,分掌诸事”;此外,还置“省事”,专门负责“导引”(《周书》卷50《高昌传》)。
高昌是个高度君主集权的王国。军国大事,几乎全部由国王专断(甚至民间土地所有权的转让,也由国主决定);在国王周围也有一个很小范围的决策机构,“由世子(很可能即兼令尹)及(交河、田地)二公”组成,日常事务,由他们“随状断决”(《周书》卷50《高昌传》)。王廷诸官,属于行政官员,“虽有列位,并无曹府”,每天清晨诸官上朝,“集于牙门评议众事”(《周书》卷50《高昌传》)。官虽多而衙门少,事务性质的工作,办起来到也集中、迅速。
高昌王国和中原一样,也实行郡县制。据黄文弼考证,其大城有五,即高昌、田地、交河、蒲昌和天山城;并且倾向于五城即五郡。由于解放后大量吐鲁番文书的出土,经研究,高昌麴氏王朝后期,有都城一高昌城;郡城三:交河、田地和南平城(新疆吐鲁番县城南40里的让布工商古城,俗名“拉木伯”);县城十四:横截、永昌、无半、始昌、安乐、安昌、永安、洿林、高宁、宁戎、威神、临川、酒泉、龙泉城;镇戍四:东镇城、笃进、盐城和柳婆城。总计二十二城。《周书·高昌传》说:“诸城各有户曹、水曹、田曹”,每城由国王派遣司马、侍郎相监检校,名为“城令”。
军事制度
武官系列,最高级的是左、右卫将军,很可能即由交河、田地二公兼任。其次,是建武、威远、陵江、殿中、伏波五将军(《周书》卷50《高昌传》)。近百年来,由于考古发掘。大量碑志、文书出土,将军称号除上述五名外,另知有冠军、奋威等号。
沙漠城邦国的高昌,骑兵是主要兵种,其“兵器有弓、箭、刀盾、甲、靳”;兵部对马匹和马料控制甚严,出土的麴氏高昌兵部文书中,不少是有关马匹和马料征调和管理的。兵部只负责军队的行政管理,军队的指挥和统率权则属于国王和左、右卫将军,即国王和他的儿子们。由于马匹数量不多,高昌国的骑兵数量大概在4000骑左右。
财政制度
财政制度方面,《北史》只提到“赋税则计田输银钱,无者输麻布”。从解放后出土的文书研究,其赋税制度较复杂,有租、有调、有徭役,还有诸如“丁正钱”、“远行马价钱”、“逋绢钱”等杂税。王国中央负责财政的机构可能是民部或仓部;徭役的征发,特别是有关军事性徭役的征发,可能由兵部负责。在地方郡县,负责机构可能是“户曹”。
法律制度
有关法律制度,《北史》和《周书》都只提到,其刑法“与华夏小异而大同”。根据高昌章和十一年(541年)都官文书,王国中央有都官部负责刑律,其长官是都官长史麴顺。为了翟忠义其人有一个奴隶逃亡,国王麴坚亲自下令,要都官部行文郡县,进行追捕,都官部的文书是直接下达给交河郡以及柳婆、无半、盐城、始昌4县“司马主者”的。说明其司法系统是都官、郡司马、县司马。
宗教简介
1、佛教蔚然成风
另据文献记载,高昌自古即流行佛教。从国王到百姓笃信佛教,曾有“全城人口三万,僧侣三千”的记载,可见高昌国的佛教香火之盛。
前秦·建元十八年(382)高昌国师鸠摩罗跋提就曾向苻坚献梵本《大品经》一部。弘始二年(400)法显西行途经高昌时,也得到供给行资,顺利地直进西南。当时也有高昌沙门道晋、法盛等游历西域。并有沙门法众、沮渠京声等从事译经。由此可见这时高昌佛事已经非常兴盛。
麴氏王朝成立后,佛教受历代诸王保护,佛法隆盛。当地统治者也极为尊崇佛法,如高昌王麴伯雅听沙门慧乘讲《金光明经》,竟以发布地,请慧乘践之。公元629年(唐太宗贞观三年),高昌国王麹文泰迎来了大唐帝国西行取经的玄奘法师。玄奘西游时,国王麴文泰率全城欢迎,热情款待,并请求永留其国。麴文泰坚决挽留,玄奘绝食数日,才获准允其西去。但是,还坚留玄奘讲经一月,并度四沙弥以充给侍,又赠送法服、黄金、绫绢等物,派遣二十五人、马三十匹,为之送行。又写信给龟兹等二十四国,恳请护卫玄奘法师。从这些方面,可以知道当地崇信佛法不遗余力。但史籍中记述寺院情况不详,《名僧传》记载︰约当太和年间(477~499),高昌有仙窟寺、尼寺都郎中寺。《西州志》残卷记载︰柳中县界至北山二十五里之丁谷窟,有一寺一禅院;又前庭县界山北二十二里之宁戎谷有窟寺一所。
回鹘时也盛行佛教,宋·乾德三年(965)十一月,西州回鹘可汗曾遣使僧法渊,到京城献法牙、琉璃、琥珀盏。雍熙元年(984)王延德自高昌还,在《行记》中谈到高昌尚有佛寺五十余所,都是唐朝赐额,寺中备有《大藏经》。又有摩尼寺,寺中皆有波斯僧徒。一直到元、明之际,高昌一带仍奉佛有僧寺。及回鹘移住后,除潜信摩尼教外,亦信奉佛教、景教、祅教等。
十九世纪以后, 经多次考古探险,出土无数佛像、佛画,与梵语、胡语、汉文、回鹘语经典等。此中,以回鹘语写成之经典,有《金光明最胜王经》、《方广大庄严经》、《弥勒下生经》、《天地八阳神咒经》等,多为译自汉译藏经之转译本。此外,此地另有高昌故城、交河故城、伯孜克里克石窟等著名佛教遗迹。
2、佛教寺院简介
高昌地区现在遗存下来的佛教寺院,主要是残留的一些石窟,如吐峪沟、雅尔湖、胜金口、伯孜克里克等。其中以吐峪沟开窟较早,遗留壁画虽少,但能窥见高昌在十六国时期仙窟寺一类寺院的大体面貌。从地理环境分析,吐峪沟千佛洞所在地与《西州志》所载柳中县丁谷窟完全吻合。唐代的柳中县是西州所属五县之一,在今鄯善县境鲁克沁地方。鲁克沁以北十余公里的山谷──吐峪沟,就是丁谷窟。可见吐峪沟千佛洞在唐代仍是有名的佛教寺院。
A、吐峪沟石窟
第一区是依山凿窟与砖砌券顶相结合的石窟寺院。上下层次错杂,依山势而起落。山上早期之禅窟一组有五小窟,中室甚大,是长方形券顶窟,绘有壁画。顶部为极古拙之因缘故事画,其下为本生图二列。四壁画说法图及千佛。以上均是北朝早期窟。东崖一覆钵顶方形窟,中有方坛,顶有千佛,四角画四天王。四壁千佛下为本生故事画,时代稍晚。
第二区与第一区相对,在沟南山腰平顶上。以两个壁画窟为中心,两旁建僧房,前建塔,成一伽蓝区。
第三区二窟在沟侧平地。一禅窟形式与第一区禅窟相同;一刹心窟壁画千佛,均是北朝窟。吐峪沟石窟为高昌地区现存较早的石窟遗址,对探求高昌早期佛教艺术的演变,具有重要价值。
B、伯孜克里克石窟
唐代西州所属的前庭县,即在高昌,与州合治。《西州志》所记县界山北二十二里之宁戎谷有窟寺一所,当即伯孜克里克石窟。
伯孜克里克以第二十五窟后室壁画为最早,此窟与第九窟原来中部有刹心,当是这里最早修建的刹心窟。从第二十五窟后室壁画考察,当建窟于西魏时期。其余诸窟原均为僧房,多是唐五代以后逐步改建为佛窟。此处回鹘佛教盛期的壁画甚多,是研究这一时期佛教艺术极为珍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