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裸考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裸考 - 词语解释

高考新名词,简而言之,就是什么加分都没有的,仅凭考试成绩报考高一级的学校。据教育部学生司介绍,按照国家规定,能够在高考成绩获得加分的学生,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体现自然属性的,如少数民族、归侨、革命烈士的子女,这一类学生大约占考生总数的7%;另一类则是后天表现特别优秀的,像三好学生、国家二级运动员、在各项“奥赛”、小发明等竞赛活动中获奖的学生。除此之外,各省市及高校还有自己的加分“土政策”。这两项都没有的学生是占大多数的,仅凭分数考取高等学校为“裸考”。

裸考原来是高考名词,后来延伸到求职考试中,指没有经过任何复习和准备就去参加考试。尤其是去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七成以上的职位要求报名者具有基层工作经验,让在职人员很开心。但是白天忙工作,晚上忙家务和应酬,使得他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备考,只好“裸考”。由此还衍生出“比基尼考”,比“裸考”多准备了一点点,经过简单复习就上场了;或者在考试前硬着头皮恶补了一下考试类型,或做了一两套历年真题,就参加考试。

裸考 - 法律保护

“裸考”这一2007年高考新增名词,意指什么加分都没有的,仅凭考试成绩的人。早已有人质疑考试加分有失公平,谁来温暖“裸考”者“那颗冰冷的心”?

考试加分政策其出发点是想在优秀人才的选拔机制和方式上作一些探索的初衷,然而,诚如教育部门的官员所言,一些改革方向正确、具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在实施过程中走偏了,演变成带有功利目的的工具。

地方长官可以“金口玉言”般地出台考试加分政策——福建省漳州市市长亲自拍板,只要纳税300万元以上,其子女中考就可以加20分。

“特别优秀”又可以这样产生——四川省威远县教委将“省三好”、“省优干”名额全部安排给了主管教育副县长的亲戚、公安局长的外甥、农行副行长的儿子等“有背景”的学生。

“自然属性”有时也显得“不自然”——有些考生根本就不是什么华侨子女,但是,只要在高考前到国外旅游一趟,便可以通过有关渠道“变身”为华侨子女,获得加分特权……

是否应规范考试加分,如何规范?成为《重庆市国家教育考试条例》(征求意见稿)日前在网上进行立法听证时的讨论热点之一。民众之所以如此关注考试加分,是因为“裸考”者缺少一件“法律外衣”,“裸”得不心甘,裸”得心寒。

法治社会里,立法规范是解决问题的基础,尤其是开门立法能够最大限度地畅通与吸纳民意。可喜的是,国家考试法已进入立法调研阶段,重庆市已先走一步,在全国率先开始了教育考试地方立法工作。更让人欣慰的是,民众的参与热情与立法部门的开明相得益彰,是法治社会不断进步的标志。

裸考 - 利弊现状

在2006年报名参加全国统一考试的950万名考生中,“裸考”的考生肯定会是大多数。在一分就可能决定一生命运的高考录取中,能够在同一起跑线上比别人多出哪怕10分,都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正因为如此,考生、众多家长和公众舆论对高考录取加分照顾政策十分关注。

考虑到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对于自然属性一类的考生加分,考生及家长一般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但是,对那些所谓“后天表现特别优秀的”学生在高考这样一个激烈的竞争中予以加分,其合理性何在?20分的加分又是依据什么计算出来的?如果加分政策照顾了不该照顾的考生,出现鱼目混珠的现象,考试的公正性、公平性又从何谈起?

家长们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近年来,高考加分不仅门类繁多,而且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除了传统的三好学生、文体特长生、少数民族考生可以享受加分优惠外,在不少地方,见义勇为、城镇退役士兵、农村独生子女等名目也纳入了加分行列。更有甚者。有的仅因为是电影名人或体育明星,竟可一路绿灯、免试入学。这种不太严密的制度设计,让“假少数民族”、“假运动健将”、“假三好学生”有了滋生繁衍的空间和土壤。

不可否认,高考加分政策的设计初衷,是出于软化过于僵硬的“唯分数论”弊端,以实现更大程度上的招生公平。这种利好政策之所以腐变,重要原因之一在于加分制度本身的缺陷,即对“程序公正”的忽视,其操作过程往往是封闭的、不公开和不受监督的。比如,按加分政策,考生拥有国家二级运动员证书就可享受加分优惠,而这一证书的发放权又在地方体育局,这种情况下,如何保证体育部门不在利益驱动下滥发证书?

事实上,在“一榜定终身”的大气候下,即便有如何严密的审核程序,有如何细化的评选标准,只要有加分项目的存在,就会有家长想尽各种办法去找关系、托门路、制造假材料假证明,通过不法手段谋取能用以高考加分的证明。

2004年6月,西安市就发生过大批学生通过非正当手段获得二级运动员证书的事件;前不久,新华社也报道了近年来一些中介机构采取不正当手段,为国内学生办理华侨身份,致使“华侨考生”数量出现“不正常”增加的现象。

裸考 - 应对措施

严格的说,“裸考”这个新名词的内含和外延是不准确的。我国高考享受优惠政策的大多是若干类考生的加分或降分投档(保送生和自主招生等除外)。

也就是说,加分和加分投档是有区别的,加分投档和降分投档也是有区别的,是不能随意混淆的。对此加以修正即为:“裸考”,就是什么加分或降分投档都没有的,仅凭考试成绩的高考生。很显然,与“裸考”相对应的“非裸考”,就是既凭考试成绩又有加分或降分投档的高考生。

当然,不容否定的是,“裸考”与“非裸考”相比,“裸考”是处于明显的不利位置上,但也不是一点办法和技巧都没有,而是大有技巧可用。

首先了解和掌握享受优惠政策的若干类考生的加分或降分投档的利、弊之所在,即“非裸考”的现况及利、弊之所在,在此基础上,再探寻“裸考”与“非裸考”之技巧就有事半功倍之效了。

一、非裸考之概况

“非裸考”,就是既凭考试成绩又有加分或降分投档的高考生。

看教育部关于加分投档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

(1)、教育部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届高中毕业考生,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增加的分值不得超过20分。

1、按《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0〕28号)和《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的通知》(教基〔2001〕1号)评选获得省级优秀学生称号者;

2、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

3、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及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者;

4、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及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者;

5、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者;

6、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者(须出具参加比赛的原始成绩);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并经省级招生委员会在报考当年组织测试、认定的考生。”

(2)、教育部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降低分数要求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降低分数要求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1、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

2、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

3、烈士子女。

(3)、教育部规定:“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1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在其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20分投档。

同时符合第43条、第44条、第45条有关情形的考生,省级招办投档时只能取最高的一项分值作为考生附加分。凡符合第43条、第44条、第45条有关情形的考生必须向社会公示,公示由各省级招生委员会负责进行,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得享受相关项目分值。

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残疾军人、因公牺牲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边远地区中的三类地区和军队确定的特、一、二类岛屿部队现役军人的子女报考高等学校,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报考高等学校,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散居在汉族地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4)、教育部规定:“各省级招生委员会增加分数或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项目不应超出第43条、第44条、第45条规定的范围。经省级招生委员会讨论决定,确需增加的政策性照顾项目,其分值不得超过20分,且不得与其他项目分值累加。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增加的政策性照顾项目及分值仅适用于本地区高等学校,并须报教育部备案,经核准备案后方能向社会公布。”

以上是教育部2006年关于加分投档或降分投档的政策规定,也可以说是“非裸考”的概况。

当然,各省市区会有一些适应当地情况的调整,不过都大同小异。

在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育部政策规定中有这样两句话必须把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届高中毕业考生,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届高中毕业考生,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学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这两句话的核心是,可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分数投档和可在高等学校调档分数线下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由省级招生委员会决定;而适当增加分数投档和适当降低分数要求投档的考生在学校提档(调档)后或者说在考生进档后如何对待、录取,即是否继续优惠照顾予以录取,则由学校审查决定。这同时构成了“裸考”与“非裸考”之志愿填报技巧的基础。

裸考 - 政府措施

一年一度的全国统一高考被尊称为“国考”,其考试的公正性、公平性自然是广大公众最为关注的问题。

教育部学生司一名负责人解释说,在高考中设立一些保送生的名额、设立一些加分的项目,其出发点是想在优秀人才的选拔机制和方式上作一些探索。因为人们都已认识到,“一榜定终身”,即仅凭一次考试来判断一个人的才能,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并不是一种科学的方式,而应该通过多种形式的考量来判断,来衡量,同时通过淡化“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改变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的现状。

同时他也坦率地承认,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以及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了在高考这个环节的竞争异常激烈,导致了一些改革方向正确、具有针对性的改革举措在实施过程中走偏了,演变成带有功利目的的工具。他不无遗憾地说,“我认为,这绝不仅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而是值得全社会思考的事情。”

5项学科的“奥赛”本来是让那些学有余力、学有兴趣的孩子受益的课外活动,由于可能成为进入重点大学的一条捷径,众多望子成龙的家长从小就把孩子绑在“奥赛”的战车上,带起了规模庞大、持久不衰的“奥赛经济”;作为地方政府,从某个角度来说,高考升学率带给他们的压力有时甚至比GDP指标还要大。出于地方利益的考虑,在高考中违规违纪常常成为一种有组织行为。

有关社会对保送生及加分制度的质疑,教育部学生司负责人这样回答:“作为国家出台的政策,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工作,不会轻易改变。现在的关键是我们要继续完善现有的政策,譬如,今年年初有记者提出将‘奥赛’与高考保送脱钩,那么在这次高考中我们就提出了让接收保送生的学校要加强文化课复试的要求,而且,我们还会和中国科协商量如何进一步改进管理的办法。”

由此可见,“裸考”虽是新名词,但放大的却是老问题。

让人欣慰的是,湖南省教育厅近日宣布了一条措施,取消省级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的退役军人、省级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将者等相关人员的高考加分奖励制度。这对于那些“裸考”一族来说,无疑是一项利好消息。期待湖南此举能产生示范效应,在全国推而广之。

裸考 - 点评

根据高考惯例,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获奖者、有国家二级运动员以上称号者,可以在高考中得到体育加分。

在6月12日至13日的湖南省应届高中毕业生体育竞赛优胜者统一测试中,“特长生加分者”们笑料百出:一些三级跳远的考生连沙坑都跳不到,参加健美操测试的考生连韧带都压不下,篮球考生连基本的运球动作都不会…

大多数考生“裸考”,少数考生通过种种途径穿上“造假外衣”,既直接影响高考的公平,又间接影响“裸考”者的情绪。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