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宿霭

拼音:sù ǎi

注音:ㄙㄨˋ ㄞˇ

繁体:

基本解释

久聚的云气。 唐 张籍 《新城甲仗楼》诗:“睥睨斜光彻,阑干宿靄浮。” 唐 韩愈 孟郊 《秋雨联句》:“安得发商飈,廓然吹宿靄。白日悬大野,幽泥化轻壒。” 宋 秦观 《沁园春·春思》词:“宿靄迷空,腻云笼日,昼景渐长。”

基本含义
指夜晚的露水,也比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或沉淀而形成的智慧或学问。
详细解释
成语“宿霭”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宿”和“霭”。其中,“宿”意为夜晚,指晚上;“霭”意为露水,指夜晚的露水。成语“宿霭”原本用来形容夜晚的露水,后来引申为比喻经过长时间的积累或沉淀而形成的智慧或学问。它表示一个人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获得了深厚的知识和智慧。
使用场景
成语“宿霭”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学问或智慧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而来的。可以用于赞美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有深厚的知识和经验,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学识渊博。
故事起源
宿霭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相传西汉末年,汉武帝时期,有一个叫杜广的人,他非常喜欢读书,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智慧。有一天,杜广在夜晚看书时,突然发现窗户上有一层薄薄的露水。他觉得这层露水非常美丽,意味着他通过长时间的学习和积累,获得了深厚的智慧。于是,他写下了“宿霭”这个成语,用来形容自己的智慧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沉淀而来的。
成语结构
宿霭属于形容词短语,由名词“宿”和名词“霭”组成。
例句
1. 他的学问如同宿霭般深厚。2. 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积累,他的智慧像宿霭一样丰富。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宿霭是夜晚的露水,而夜晚是一个人积累智慧的时候。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在夜晚静静地看书,窗户上有一层美丽的露水,来帮助记忆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学问、智慧相关的成语,如“温故知新”、“博学多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的学问像宿霭一样深厚,我们要向老师学习。2. 初中生:爷爷经过多年的学习和积累,智慧如宿霭般丰富。3. 高中生:他通过长时间的努力,获得了宿霭般的学问,成为了一位知名学者。4.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我们应该努力学习,积累宿霭般的知识和智慧,为将来做好准备。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