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五蕴皆空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五蕴皆空是佛教用语,出自《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指外界的事物和内在的想法都是“空”,也都是“色”,人对它们不可能产生什么影响,它们对于人的本性都不应该有什么影响。因此教导人们要放下一切,摆脱苦厄。

详细解释


 五蕴:即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蕴是蕴藏、积聚的意思。如色蕴,聚集了过去色、现在色、未来色、粗色、细色等统称为色,因此色蕴是色的总和,色在这里相当物质,我们对物质的认识,不外乎从形状(形色)和颜色(显色)的色相上,因而佛家称物质曰色;受蕴,受是接受领纳的意思,当我们面对顺境或逆境时,所产生心灵上的情绪,这有苦乐忧喜舍的不同;想蕴,想是获取、想像的意思,在我们接触环境时,必然会摄取事物的影像,然后给它安立名称;行蕴,行是对事物进行判断并诉诸行动。识蕴,识是了别义,是精神领域的统觉作用。色蕴属于物质现象范畴,受、想、行、识四蕴是属于精神现象范畴。

基本含义
指万物皆无真实的实体存在,一切都是虚幻的。
详细解释
五蕴是佛教术语,指人的身心五个方面:色、受、想、行和识。皆空表示这五个方面都是空无一物,没有真实的独立实体。这个成语强调了佛教中的空性观念,认为现实世界中的一切都是虚幻的,没有永恒的存在。
使用场景
通常用于佛教讲解、哲学讨论或者描述世界的虚幻和无常。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出自佛教经典《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在这部经典中,释迦牟尼佛向弟子阿难陀解释了一切事物的真实本性,即五蕴皆空。
成语结构
五蕴皆空的结构是形容词+名词+副词。
例句
1. 佛教教义中,五蕴皆空是重要的概念之一。2. 他对世界的看法是五蕴皆空,认为一切都是虚幻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站在一个空无一物的房间里,身体、感受、思维、行动和意识都是空的,没有实体存在。
延伸学习
如果对佛教的教义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和其他佛教经典,深入了解五蕴皆空的思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的世界好像五蕴皆空,什么都是虚幻的。2. 初中生:佛教的五蕴皆空观念让我对世界有了新的认识。3. 高中生:我在哲学课上学到了五蕴皆空的概念,觉得很有意思。4. 大学生:在学习佛教哲学时,我深入探讨了五蕴皆空的含义。5. 成年人:五蕴皆空的思想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