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马射

拼音:mǎ shè

注音:ㄇㄚˇ ㄕ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犹骑射。《晋书·礼志下》:“九月九日,马射。”《北史·魏纪二·世祖太武帝》:“秋七月己巳,车驾至 上郡 属国城 ,大饗羣臣,讲武马射。”《新唐书·百官志三》:“马射,设掆鼓金鉦,施龙牀。”《通典·选举三》:“ 长安 二年,教人习武艺……又穿土为埒,其长与垛均,缀皮为两鹿,歷置其上,驰马射之,名曰马射。”

基本含义
指人物行为鲁莽,轻率冲动。
详细解释
马射源自《左传·僖公十一年》,原意是指射箭时马匹突然受到惊吓而乱跑,导致箭失准。后来引申为人行为鲁莽,轻率冲动,没有经过思考和考虑。
使用场景
常用于批评或警示他人不要轻率行事,要慎重考虑后果。
故事起源
马射的故事源自《左传·僖公十一年》中的一则故事。当时,齐国的公子重耳因为被父亲贬斥而决定离开国家,他带着几个忠心耿耿的随从逃亡。在途中,他们遇到了一位名叫季友的人,季友劝告他们要慎重行事,不要轻率离开国家。然而,公子重耳却不听劝告,坚持自己的决定。最终,他们在逃亡过程中遇到了齐国的追兵,结果被追兵击败。这个故事中的马射就是指公子重耳的轻率行为,最终导致了不好的结果。
成语结构
主语为“马”,谓语为“射”。
例句
1. 他这样马射的性格,很容易招惹麻烦。2. 在做决定之前,我们应该三思而后行,不要马射行事。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马”和“射”两个字形象化,想象一匹马突然受到惊吓而乱跑,箭失准的场景,以此来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与“马射”相关的成语,如“马首是瞻”、“马到成功”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没有听老师的话,马射地冲向篮球场。2. 初中生:他因为马射的性格,常常惹上一些麻烦。3. 高中生:在做重要决策时,我们不能马射行事,要慎重考虑后果。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