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抗飏

拼音:kàng yáng

注音:ㄎㄤˋ ㄧㄤˊ

繁体:

基本解释

振扬。《三国志·蜀志·马超传》:“以君信著北土,威武并昭,是以委任授君,抗颺虓虎,兼董万里,求民之瘼。”

基本含义
抵御寒风的能力
详细解释
抗飏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一个人或事物能够抵御寒风的能力。它常用来比喻一个人在逆境中能够坚持下去,不被外界的困难所动摇。
使用场景
抗飏常用于描述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挫折或压力时能够保持坚强、不屈不挠的品质。它可以用于夸奖一个人的坚韧不拔,也可以用于形容一种能够抵御寒冷的物品或建筑。
故事起源
抗飏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昭公二十年》中。据说,春秋时期齐国有一位名叫颜斯的人,他非常善于抵御寒风,无论多冷的天气,他都能够坚持不穿厚衣服。这个故事传承下来,成为了形容一个人能够抵御寒风的能力的成语。
成语结构
抗飏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抗”是动词,表示抵抗、抵御的意思;“飏”是名词,表示寒风。抗飏的结构简洁明了,寓意鲜明。
例句
1. 他的意志坚定,能够在困境中抗飏前行。2. 这座建筑物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具有很强的抗飏能力。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抗飏这个成语,可以通过将“抗”字与“飏”字进行联想。想象一个人在寒风中抵抗寒冷,坚持不穿厚衣服,展示出坚强的意志力。
延伸学习
想要进一步学习抗飏这个成语,可以了解其他与坚韧、抵御困难相关的成语,如“坚忍不拔”、“屹立不倒”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妈妈很能抗飏,不管多冷的天气,她都不会穿厚衣服。初中生:面对困难,我们要像抗飏一样坚持下去,不被困难击倒。高中生:这座建筑物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具有很强的抗飏能力,能够经受住恶劣的天气考验。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