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禁仗

拼音:jìn zhàng

注音:ㄐㄧㄣˋ ㄓ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皇帝仪仗。 唐 郑嵎 《津阳门》诗:“其年十月移禁仗,山下櫛比罗百司。”

基本含义
禁止使用武器和战争
详细解释
禁仗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禁”意为“禁止”,“仗”意为“武器”或“战争”。禁仗指的是禁止使用武器和进行战争的意思。这个成语在中国古代历史中被广泛使用。
使用场景
禁仗常常用于描述和倡导和平、禁止战争的情况。它可以用来表达反对暴力和战争的立场,也可以用来呼吁和平与安宁。
故事起源
禁仗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位智者。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庄子的哲学家,他主张和平与非暴力。有一天,有人问他如何达到和平与安宁,他回答说:“禁止战争和使用武器,才能实现和平。”这句话被后人总结为成语“禁仗”。
成语结构
禁仗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禁仗,推动世界和平的发展。2. 这个国家已经实行了禁仗政策,已经多年没有发生战争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的方式来记忆禁仗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标志上画着禁止战争的标志,以及一个武器被禁止的图标,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学习更多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知识,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对于和平的追求。可以阅读有关庄子哲学的书籍,深入了解他的思想和对于和平的贡献。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传播和平的理念,呼吁大家禁仗,让世界变得更加安全。2. 初中生:战争带来的只有痛苦和伤害,我们应该努力实现禁仗的目标。3. 高中生:禁仗是实现和平的基础,我们应该加强对于国际冲突的解决,推动禁仗的政策。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禁仗”这个成语。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