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骄侈

拼音:jiāo chǐ

注音:ㄐㄧㄠ ㄔ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1).骄傲自大。《左传·成公十七年》:“君骄侈而克敌,是天益其疾也。难将作矣!”《新唐书·房玄龄传》:“常恐诸子骄侈,席势凌人,乃集古今家诫,书为屏风,令各取一具。” 明 张居正 《答南学院周书》:“一切务为姑息弛纵,贾誉於众,以致士习骄侈,风俗日坏。” 清 秋瑾 《精卫石》诗:“举动自如无俗态,谦和举措不骄侈。”
(2).骄纵奢侈。 唐 韦应物 《金谷园歌》:“当时豪右争骄侈,锦为步障四十里。”《新五代史·南唐世家·李煜》:“ 煜 性骄侈,好声色。”《明史·陶安传》:“帝尝御 东阁 ,与 安 及 章溢 等论前代兴亡本末。 安 言丧乱之源,由於骄侈。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佚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

基本含义
形容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或行为。
详细解释
骄侈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奢侈、浪费的生活方式或行为。这个词语通常用来批评那些过分追求奢华和享受的人,暗示他们不顾社会责任和节俭的价值观。
使用场景
骄侈一词常用于描述那些过度追求奢华和享受的人或行为。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不顾社会责任和节俭价值观,过度消费和浪费资源的人。这个成语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场景中使用,例如描述一个人的消费习惯、生活方式或行为。
故事起源
骄侈一词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种社会现象。在古代社会中,奢侈和浪费被认为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因为它违背了节俭和勤俭节约的价值观。因此,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人对奢侈和浪费的反思和批评。
成语结构
骄侈是一个形容词,由两个汉字组成。
例句
1. 他过于骄侈的生活方式让他陷入了巨额的债务。2. 这家饭店的价格太骄侈了,普通人根本无法负担得起。3. 她的骄侈行为引起了众人的不满和批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骄侈与奢华和浪费联系在一起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人过度追求奢华和享受,不顾社会责任和节俭的价值观,就像是在骄傲地展示自己的奢侈品一样。
延伸学习
骄侈是一个与消费和生活方式相关的成语,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之相关的词语和成语,如奢侈、浪费、节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买了一辆骄侈的豪华轿车,引起了大家的羡慕。2. 初中生:我们应该反对骄侈和浪费的生活方式,积极倡导节俭和环保。3. 高中生:他的骄侈行为让人们对他的品格产生了怀疑,觉得他不值得信任。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