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赧色

拼音:nǎn sè

注音:ㄣㄢˇ ㄙ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惭愧的神色。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工部·工部差》:“席间每呼 曹郎 为表兄, 曹郎 有赧色。” 清 谈迁 《北游录·纪文与浦江郑维持书》:“自揣赧色,而就质勤篤;或不我嫌,倒囊开諭。”

基本含义
指脸色红润,因害羞、尴尬、害怕或惊讶而脸上泛起红晕。
详细解释
赧色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赧意为害羞、尴尬的意思,色则指脸色。赧色表示因为某种原因而脸上泛起红晕,通常是由于害羞、尴尬、害怕或惊讶等情绪引起。
使用场景
赧色多用于形容人因为某种情绪而脸红的情景,可以用来描述自己或他人的反应。例如,当一个人在公众场合被突然提问时,可能会赧色;当一个人被夸奖时,也可能会赧色。
故事起源
《诗经·秦风·蒹葭》中有一句诗:“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里的“伊人”指的是美丽动人的女子,当她面对追求者时,脸上会泛起红晕,形成了“赧色”的意象。
成语结构
赧色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赧”和名词“色”组成。
例句
1. 她听到他的表白,不禁赧色了一下。2. 当老师表扬他的时候,他赧色不已。
记忆技巧
可以将赧色与脸红的情景联系起来,想象一个人因为害羞或惊讶而脸红的情景,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情绪相关的成语,如“羞愧”、“惊讶”等,以丰富词汇量。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当老师突然提问我的时候,我赧色了一下。2. 初中生:当我被同学夸奖时,我有些赧色。3. 高中生:她听到他的告白时,脸上赧色了一下。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