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骄悖

拼音:jiāo bèi

注音:ㄐㄧㄠ ㄅㄟˋ

繁体:

基本解释

傲慢悖逆。 汉 王充 《论衡·谴告》:“子弟傲慢,父兄教以谨敬;吏民横悖,长吏示以和顺。是故 康叔 伯禽 失子弟之道,拜起骄悖,三见三笞。”《后汉书·史弼传》:“ 弼 惧其骄悖为乱,乃上封事。”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题名游赏赋咏杂记》:“时饮兴方酣,俄覩一少年跨驴而至,骄悖之状,旁若无人。”《资治通鉴·唐文宗太和七年》:“ 徐州 承 王智兴 之后,士卒骄悖,节度使 高瑀 不能制,上以为忧。”

基本含义
形容人傲慢自大,背离正道。
详细解释
骄悖是由“骄”和“悖”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骄”指人自负、傲慢,自视过高;“悖”指违背道德、背离正道。结合在一起,骄悖形容一个人过于自大,行为违背正义道德。
使用场景
骄悖一词常用于批评那些自视过高,傲慢自大,行为不合规范的人。可以用来形容那些不顾他人感受,只顾自己利益的人。在工作场合、学校或社交场合,用来批评那些不守规矩,不遵循道德准则的人。
故事起源
骄悖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襄公十六年》。故事讲述了齐国襄公派遣使者去晋国,使者傲慢自大,不尊重晋国的礼仪。因此,晋国的人民对他的行为非常不满,认为他是骄悖之人。
成语结构
骄悖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形容词组成。
例句
1. 他的骄悖态度让他失去了很多朋友。2. 这个领导过于骄悖,从不听取他人的建议。
记忆技巧
可以将“骄悖”拆分为两个部分,分别记忆。骄意味着傲慢自大,悖意味着背离正道。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自负自大的样子,同时违背正义道德的行为,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骄悖有关的成语,如“骄兵必败”、“骄奢淫逸”等。这些成语都与骄悖有关,可以帮助加深对骄悖这个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骄悖地对同学们说自己是最聪明的。2. 初中生:那个学生骄悖地拒绝了老师的建议。3. 高中生:他的骄悖态度让他失去了很多机会。4. 大学生:那个学生骄悖地违反了学校的规定。5. 成年人:他的骄悖行为让他失去了许多好友。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