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蛟龙

拼音:jiāo lóng

注音:ㄐㄧㄠ ㄌ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 蛟龙 jiāolóng
[my thical flood dragon] 传说中能使洪水泛滥的一种龙

详细解释

(1).古代传说的两种动物,居深水中。相传蛟能发洪水,龙能兴云雨。《礼记·中庸》:“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黿鼉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荀子·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楚辞·离骚》:“麾蛟龙以梁津兮,詔 西皇 使涉予。” 王逸 注:“小曰蛟,大曰龙。” 清 薛福成 《庸盦笔记·述异·蛟龙利害悬殊》:“然则龙与蛟之为利害相去悬殊矣。蛟有害无利者也,龙降泽於民,为利甚溥。”
(2).即蛟。《庄子·秋水》:“夫水行不避蛟龙者,渔父之勇也。” 宋 文莹 《玉壶清话》卷七:“ 唐 陆禋 《续水经》尝言:‘蛇雉遗卵于地,千年而生蛟龙属。 汉武帝 元封 中, 潯阳 浮 江 亲射蛟于 江 中,获之乃是也。’” 明 沉璟 《义侠记·报怨》:“看千寻铁索锁蛟龙,擒飞虎。” 左建明 《三个通信兵》九:“在那翻滚的黑浪里,仿佛有无数条蛟龙张着血盆大口,要吞噬他的战友 高桦 。”

基本含义
指神情威武、气势磅礴的样子。
详细解释
蛟龙原指神话中的巨龙,形象威武狂傲,有着强大的力量和无穷的智慧。在成语中,蛟龙比喻人的气势威武,形容人的姿态或气质非常雄壮、威武。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神情、姿态或气质,尤其是在表现出威武雄壮的情况下。例如:他站在讲台上,蛟龙一般的气势让全场都为之震撼。
故事起源
蛟龙的形象最早出现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蛟龙是一种神秘的水中生物,形状像龙,有着强大的力量和智慧。在古代文化中,蛟龙常被用来象征权威和威严。因此,成语“蛟龙”也就成为了形容人的神情威武的象征。
成语结构
蛟龙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蛟”和“龙”两个词组成。
例句
1. 他的蛟龙气势让人敬畏。2. 这位将军站在战场上,蛟龙一般的威武令敌人望而生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将蛟龙的形象与威武雄壮的姿态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蛟龙翱翔于天空,展现出威武雄壮的姿态。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关于蛟龙的故事,以及其他与龙相关的成语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蛟龙气势让我感到害怕。2. 初中生:这位演讲者站在讲台上,蛟龙一般的气势震撼了全场。3. 高中生:这部电影中的主角展现出了蛟龙一般的威武形象。4. 大学生:他的领导风范让人联想到蛟龙的气势。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