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鹿回头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鹿回头位于三亚市南3公里处,是海南岛最南端的山头。这座山三面临海,状似坡鹿,高275米,登上鹿回头山顶,三亚市全景尽收眼底。

详细解释


 鹿回头地名来源

关于“鹿回头”这一地名,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残暴的峒主,想取一副名贵的鹿茸,强迫黎族青年阿黑上山打鹿。有一次阿黑上山打猎时,看见了一只美丽的花鹿,正被一只斑豹紧追,阿黑用箭射死了斑豹,然后对花鹿穷追不舍,一直追了九天九夜,翻过了九十九座山,追到三亚湾南边的珊瑚崖上,花鹿面对烟波浩翰的南海,前无去路。此时,青年猎手正欲搭箭射猎,花鹿突然回头含情凝望,变成一位美丽的少女向他走来,于是他们结为夫妻。鹿姑娘请来了一帮鹿兄弟,打败了峒主,他们便在石崖上定居,男耕女织,经过子孙繁衍,便把这座珊瑚崖建成了美丽的黎族庄园。从此,这座岭就叫“鹿回头岭”,这个村就叫“鹿回头村”,这个半岛就叫“鹿回头半岛”。

现在鹿回头山顶已建成一座美丽的山顶公园,并根据美丽的传说在山上雕塑了一座高12米、长9米,宽4.9米的巨型雕像。三亚市也因此被人们称为“鹿城”。

鹿回头实际上是一伸向南海的小山头,叫鹿回头岭,高约270米。它原是一个孤立的海中小岛,后来因为地壳不断抬升,又被大量的珊瑚碎骨等堆积逐渐成为连岛沙,又与南边岭、火岭相连成一体,才成为今日所见到的奇特的陆连岛。鹿回头岭现已辟为公园,有环山公路可达山顶,山顶上竖立着再现鹿回头神话的塑像,高达12米。登临山顶,三亚市秀丽风景尽收眼底。夜登于斯,更有恍入广寒宫之感。在鹿回头山脚下,还可以看到色彩斑斓的鹦鹉鱼群、五光十色的海星、奇形怪状的寄蟹、其貌不扬的海参、海蚯蚓和珍奇的小亚鱼,此外还有海铁树、海柳、珊瑚树、海葵、鸡毛草、软珊瑚和海蚌、水母、海刺、海棉等海底观赏物,绚丽多姿,令人神往。椰林掩映宾馆、度假村、椰庄和珍珠养殖场。这里是中国最理想的冬季避寒度假胜地之一。

基本含义
比喻人在危险时才回头,已经晚了。
详细解释
成语“鹿回头”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据说,鹿是一种非常警觉的动物,它们时刻保持警惕,一旦感觉到危险就会立即逃跑。然而,有一次一只鹿发现自己被追赶,但它并没有立即逃跑,而是回头看了一眼,结果被追赶者追上并捕获了。因此,“鹿回头”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就是比喻人在危险时才回头,已经晚了。它警示人们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采取行动,以免错失良机或陷入不利局面。
使用场景
通常情况下,人们会在以下场景中使用成语“鹿回头”:1. 提醒他人要及时采取行动,不要等到事情变得无法挽回时才后悔。2. 警示自己在面临危险或困境时要保持警惕,不要掉以轻心。3. 形容某人经历了一次不幸的事情后才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故事起源
成语“鹿回头”的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人们普遍认为它源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故事。
成语结构
成语“鹿回头”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鹿”和“回头”。
例句
1. 他一直忽视警告,直到他的事业破产,才明白“鹿回头”的道理。2. 她在考试前没有认真复习,结果考试挂科了,真是“鹿回头”了。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成语“鹿回头”:1. 将成语的意思和故事情节联系起来,形象地理解成语的含义。2. 制作卡片,将成语的拼音和含义写在一起,反复复习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成语“鹿回头”相关的文化知识,了解中国古代传说故事的背景和其他类似的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比赛中没有认真努力,结果输了,真是鹿回头。2. 初中生:他在考试前没有好好复习,结果考得很差,真是鹿回头。3. 高中生:他一直忽视警告,直到他被开除才明白鹿回头的道理。4. 大学生:她在找工作时没有认真投递简历,现在后悔不已,真是鹿回头。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