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条直

拼音:tiáo zhí

注音:ㄊㄧㄠˊ ㄓ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1).笔直。《管子·地员》:“羣木蕃滋数大,条直以长。”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园篱》:“必须稀穊均调,行伍条直相当。” 宋 王谠 《唐语林·补遗三》:“或散髮箕踞,久之用气,其髮条直如植。”
(2).条畅通达。 唐 柳宗元 《唐故万年令裴府君墓碣》:“离纷尨,导滞塞,关百执事,条直显遂,司空拱手以成。”
(3).直截;爽快。《朱子语类》卷六九:“ 伊川 説这箇做两字, 明道 只做一箇説。 明道 説这般底説得条直。” 清 李渔 《奈何天·计左》:“美妻原该配丑夫,是天工做下的例子,没有甚么气啕,请条直些成了亲罢!”
(4).有条理。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方言》:“南都方言……不分别曰儱侗,物事就理曰条直。”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行正直,言行端正,不偏不倚,不曲不折。
详细解释
条直是由“条”和“直”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表示人的品行正直,不偏不倚,言行端正,不曲不折。它强调一个人在言行中要坚持正义、公正,不偏不倚地对待事物,不为个人利益而做出妥协或变通。
使用场景
条直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品行端正,坚持正义的行为。可以用于赞美、称赞一个人的道德修养高尚,不为个人利益而背离原则的行为。
故事起源
据传,条直一词最早出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当时,晋国有位名叫强子的大夫,他的品行正直,言行端正,不偏不倚。他的儿子因犯了法律,被判处死刑。强子不为自己的儿子求情,坚持法律的公正,最终他的儿子被处死。这个故事传扬开来,人们用“条直”一词来形容一个人的品行正直,不偏不倚的行为。
成语结构
条直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名词“条”和形容词“直”组成。
例句
1. 他的品行条直,从不为私利而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2. 这位老师一直以来都是条直的人,从不偏袒任何学生。
记忆技巧
可以将“条直”与“直线”联系起来,直线是一种最简单、最直接的几何形状,它没有曲线,代表着正直、直接的品质。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正直无私”、“坚持原则”等,进一步拓展对正直品质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老师很条直,从不偏袒任何学生。2. 初中生:我们班的班长一直以来都是条直的人,从不为个人利益而做出违背原则的事情。3. 高中生:作为学生会主席,我要保持条直的品行,为同学们争取最大的利益。4. 大学生:社会需要更多条直的人,坚持正义,不为私利而背离原则。5. 成年人:在职场上,我们要做到条直,不被个人利益所左右,坚持原则。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