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息鞅

拼音:xī yāng

注音:ㄒㄧ ㄧㄤ

繁体:

基本解释

下马休息。 明 文徵明 《陈氏池亭纳凉》诗:“息鞅偎南榭,褰裳荫北堂。”

基本含义
指暂时停止或平息争端,使局势得以缓和。
详细解释
息鞅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息”指停止、平息,“鞅”指指挥车马的绳索。这个成语原本用来形容战争中的停战或休战,后来引申为停止争执、平息纷争,使局势得以缓和。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通过调解、协商等方式解决纠纷或平息矛盾的场合。可以用于描述政治、商业、家庭等各个领域的冲突与和解。
故事起源
《左传·襄公十九年》中记载了关于息鞅的故事。公元前650年,齐国贤相鲍叔牙与晋国贤臣鞅一同前往楚国,想要劝说楚国停止对齐国的侵略。鞅在楚国宴会上表演了一场驾驭车马的技艺,引起了楚国君主的赞赏。鞅趁机向楚国君主表达了齐国的诚意,最终成功地平息了楚国对齐国的敌意。这个故事成为了后来形成成语“息鞅”的来源。
成语结构
主谓结构。
例句
1. 在双方经过艰苦的谈判后,最终达成了一项互利的协议,成功地息鞅了双方的争端。2. 领导的明智决策使得公司内部的纷争得以快速平息,员工们重新恢复了工作秩序。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息马鞅车”,将鞅想象成马车上的绳索,当绳索被解开时,马停下来,局势也得到了缓和。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相关的成语,如“息事宁人”、“息肩息膊”等,扩大对于平息纷争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老师教我们要和平解决问题,不要打架,要学会息鞅。中学生:班级里发生了一些争执,我们通过沟通和理解,最终成功地息鞅了矛盾。大学生:社团内部出现了分歧,我们召开了一次会议,通过讨论和协商,最终成功地息鞅了纷争。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