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减刻

拼音:jiǎn kè

注音:ㄐㄧㄢˇ ㄎ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减刻”。克扣。 唐 李翱 《疏绝进献》:“若非兵士闕数不填及减刻所给,则钱帛非天之所雨也,非如泉之可涌而生也,不取於百姓,将安取之哉?”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二节:“作坊的监官和作头,经常减刻工匠的雇值、食钱。”

基本含义
减少繁琐的劳动,简化工作的步骤。
详细解释
减刻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减”指减少,降低,“刻”指刻板,繁琐。减刻的基本含义是指减少繁琐的劳动,简化工作的步骤。它强调了通过减少不必要的步骤和繁复的劳动来提高工作效率。
使用场景
减刻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在工作或生活中采取简化措施以提高效率。它可以用于各种场景,如工作场所、学习环境、个人生活等。
故事起源
减刻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的楚国有一个官员名叫范蠡,他在管理国家事务时非常善于简化繁琐的劳动。有一次,范蠡向楚王建议将一座宫殿的柱子由数百根减少到几十根,从而大大缩短了建造时间和成本。楚王对此非常赞赏,称赞范蠡的做法为“减刻”,并将其作为一种表彰和推崇的方式传承下来。
成语结构
成语“减刻”的结构是“动词 + 名词”。
例句
1.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应该学会减刻,避免不必要的繁琐步骤。2. 这个项目的成功离不开团队成员的减刻精神,他们通过简化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减少”和“刻板”这两个词相关联来记忆这个成语。将“减少”与减少繁琐的劳动联系起来,将“刻板”与繁复的劳动步骤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工作效率提升相关的成语,如“精益求精”、“事半功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为了减刻写作业的时间,我先整理好学习用品,再开始写。2. 初中生:老师教我们学习方法,希望我们能够减刻学习中的繁琐步骤。3. 高中生:考试前,我会减刻复习计划,专注于重点知识点的学习。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