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沙姓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拼音: shā xìng

简介

沙姓是中国姓氏之一,关于沙姓的起源众说纷纭,一般认为沙姓的得姓始祖是神农氏,目前沙姓在大陆和台湾的百家姓排名都没有进入前一百位。

姓氏源流

沙(Shā)姓源出有七:

1、出自子姓,是汤王的后裔,以地名为氏。商朝末年,殷纣王庶兄开(一名启)被封于微,世称微子。武王克商后,封微子于商丘,建立宋国。微子的后裔有人被封于沙这个地方,即今天河北省大名县东面。他们以地名为姓,成为沙姓。

2、出自神农氏,为炎帝之后。炎帝为部落首领时,其下有臣夙沙氏,后省改为沙姓。

3、以国为氏,西周有沙侯国,地望在河北省涉县,涉县之称由西汉时沙县改,居住在那里的人有以沙为氏。

4、出自沙随氏所改。沙随是春秋时宋国的领地,位于河南省宁陵东北部。据《春秋》中记载,成公十六年,晋会诸侯于沙随,指的就是这个地方。古代诸侯公爵,凡失国或没爵后,即称为公沙氏或沙随氏,其后人省为沙氏。

5、历史上的百洛国(在今朝鲜)有沙氏。

6、沙姓为回族中的大姓。故《千家姓》称:“今回族多此姓,别为一族。”该姓大多取自经名首音和尾音。如元初的沙全,其“父沙的,世居沙漠……(沙)全初名抄儿赤,甫五岁,为宋军所虏。年十八,留刘整幕下,宋人以其父名沙的,使以沙姓,而名曰全。”(《元史》)再如,“马合马沙或阿思兰沙或木八儿沙之后裔姓沙。”(《回教民族说》)在回族经名中,带有“沙”的比较多。如《新元史》也黑迭儿传载:“也黑迭儿,西域人……子马谋沙……子密儿沙,次木八人喇沙……次忽都鲁沙……次阿鲁浑沙。”这都是沙姓之源。另,“沙在波斯语义为王。正如突厥语族称王为汗。如在波斯王国旧称‘沙因沙’,义为‘万王之王’……因此,我认为沙姓族源多半是来自波斯。”(《回回姓氏考》)沙姓中也有赐姓。如“舍班,古里国回回,入附授南京锦衣卫镇抚,宣宗宣德五年(1430年)出使西域,以功迁到千户,赐姓沙,名班。”(《回回历史与伊斯兰文化》)当时给舍班赐姓沙,还有着另一个原因,即“舍”和“沙”谐音。沙姓也为“回族十三姓”之一。沙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江浙地区。

7、历史上满族人归化多有改为沙姓。

得姓始祖:神农氏。从《万姓统谱》和《百家姓考略》两书记载考证,沙氏系出沙随氏,源于百济国,百济国是建于东汉年间,位于现在朝鲜半岛的一个古国。汉朝时有一名为沙公穆的人,他的后世子孙去公以沙为氏。至唐高宗时即距今1300年前,百济被大唐皇朝所灭,百济人也就变成了中国人,百济的沙氏,也就理所当然地变成了中国的一个姓氏。不过,长久以来,出现于我国历史的许多外来姓氏之中,以沙为姓,实际上并非仅有来自百济国的那一支,另外几支来自夏姓,像沙吒氏、沙陀氏、沙 氏等。由此看来,我国的沙氏家族组织相当复杂,有的是来自东北的百济国子孙,有的是来自北方鲜卑族(沙陀氏)之后,也有的是来自西北的突厥族(沙 金氏)之裔。沙氏后人奉神农氏为沙姓的始祖。

基本含义
指沙姓人家的人,也用来形容人家的人贫穷。
详细解释
沙姓是中国姓氏之一,由于历史原因,沙姓人家的经济状况较为贫困。因此,“沙姓”在成语中常用来形容人家的人贫穷。
使用场景
常用于描述人家的经济状况不好,贫穷的情况。
故事起源
关于“沙姓”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是它在文学作品和口头传承中被广泛使用。
成语结构
沙姓的结构是“沙姓”。
例句
1. 他家真是沙姓,过得日子很艰难。2. 虽然他们沙姓,但他们一直努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沙漠”或者“沙土”联想,因为沙漠或沙土通常被认为是贫瘠的,与“沙姓”人家的贫穷有一定的关联。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姓氏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其他与贫穷相关的成语,如“穷得只剩下脚”,“一贫如洗”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们家沙姓,但是他们很努力学习,将来一定能改变自己的命运。2. 初中生:虽然他们沙姓,但是他们并不因此放弃努力,而是积极寻求改变。3. 高中生:贫穷不是沙姓人家的终点,他们努力学习,争取改变自己的命运。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