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秋扇

拼音:qiū shàn

注音:ㄑㄧㄡ ㄕㄢˋ

繁体:

基本解释

(1). 汉 班婕妤 《怨歌行》:“新裂 齐 紈素,皎洁如霜雪。裁为合欢扇,团团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恐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篋笥中,恩情中道絶。”后因以“秋扇”比喻妇女年老色衰而见弃。 南朝 梁 刘孝绰 《班婕妤怨》诗:“妾身似秋扇,君恩絶履綦。”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十:“旧宠悲秋扇,新恩寄早春。”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阿纤》:“君无二心,妾岂不知;但众口纷紜,恐不免秋扇之捐。”
(2).秋日团扇。 南朝 梁元帝 《锺山飞流寺碑》:“月如秋扇,花疑春雪。” 唐 褚亮 《奉和望月应魏王教》:“落影临秋扇,虚轮入夜弦。” 明 何景明 《七夕》诗:“楼台送暑催秋扇,关塞迎寒起暮砧。”

基本含义
指秋天的扇子,比喻虚有其表,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
详细解释
秋扇是由“秋天”和“扇子”两个词组成的成语。秋天是指一年的秋季,扇子是用来降温的工具。秋扇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是指秋天的扇子,但在引申意义上,它表示某物虚有其表,没有实用价值。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某些事物或行为看似美好,但实际上没有实质性作用或价值。
使用场景
秋扇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某些人或物表面上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没有实际作用或价值。可以用在各种描述中,比如形容某个产品的广告夸大其词,但实际效果不佳,或者形容某个人的外貌很美,但内在缺乏真才实学等。
故事起源
秋扇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唐代文学家元稹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一句诗:“秋扇见人心,思君多病症。”这句诗描绘了秋天的扇子见证了人们的真心,暗示了秋扇的虚有其表的含义。
成语结构
秋扇是由形容词“秋”的名词性修饰成分和名词“扇子”组成的。
例句
1. 这个产品的广告夸大了其功能,实际上就是个秋扇。 2. 她的外貌很美,但是内在却是个秋扇。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秋天的扇子,想象一个美丽的扇子却无法带来凉爽的感觉,来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虚有其表相关的成语,如“锦上添花”、“画蛇添足”等,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作业写得很漂亮,但是内容却是秋扇。2. 初中生:这部电影的特效很炫酷,但是剧情却是秋扇。3. 高中生:这个学生的外表很出众,但是成绩却是秋扇。4. 大学生:这个项目的宣传很吸引人,但是实际效果却是秋扇。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