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镌谕

拼音:juān yù

注音:ㄐㄨㄢ ㄧㄩˋ

繁体:

基本解释

劝戒训谕。《新唐书·顾彦朗传》:“ 敬瑄 告难於朝,帝召和解,又勅 李茂贞 鐫諭。” 宋 叶适 《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 熹 已申省乞给假矣,虽欲听 栗 鐫諭而扶曳供职,可乎?”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宗藩·郑王直谏》:“上命 烷 速还,仍吝不与。上怒,鐫諭甚厉,始归于 盟津 。”

近义词

恳

基本含义
指铭刻在碑石上的文字,用来表彰和记录英勇事迹或优秀品质。也可以用来指表彰和纪念的文辞。
详细解释
镌谕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镌"意为刻,"谕"意为告诉或命令。镌谕原指刻在碑石上的文字,用来表彰和记录英勇事迹或优秀品质。后来,这个成语也被引申为表彰和纪念的文辞。
使用场景
镌谕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对某人或某事的表彰和纪念。可以用来形容对英雄事迹的赞美,对先贤的纪念,或对杰出成就的肯定。
故事起源
镌谕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据记载,公元前580年,齐国国君齐庄公在儿子公孙无知的墓碑上刻下了“无知有知”的四个字。这是对公孙无知在生前的英勇事迹的表彰和纪念。后来,这个成语就逐渐流传开来,成为表彰和纪念的代名词。
成语结构
镌谕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镌"和"谕"。其中,"镌"是动词,意为刻;"谕"是名词,意为告诉或命令。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
例句
1. 他的英勇事迹被镌谕在了国家纪念碑上。2. 这部纪录片用镌谕的方式记录了那段历史。
记忆技巧
为了记忆这个成语,可以将其拆分为两个部分,"镌"和"谕",并且想象一个人在碑石上刻字的场景。可以用画面感来记忆这个成语,让记忆更加深刻。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中国的成语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其他有趣的成语,了解它们的起源和用法。你可以阅读成语故事集,或者参加成语比赛来提高你的成语水平。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学校获得了优秀学生的称号,老师给我写了一封镌谕我的信。2. 初中生:我在篮球比赛中打进了关键球,校长为我颁发了镌谕奖状。3. 高中生:我参加了志愿者活动,为社区做出了贡献,市长亲自为我颁发了镌谕证书。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