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诘屈

拼音:jí qū

注音:ㄐㄧˊ ㄑㄩ

繁体:

基本解释

(1).屈曲;曲折。 宋 钱易 《南部新书》庚:“ 含元殿 侧 龙尾道 ,自平阶至,凡詰屈七转。” 清 方象瑛 《七盘关》诗:“ 氐 中又復度 七盘 ,詰屈紆迴势相引。”
(2).文词艰涩难读。 明 胡应麟 《诗薮·古体中》:“乐府至詰屈者,《朱鷺》、《临高臺》等篇。”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里事·茹韵香先生》:“诗集甚富,每一题,輒蔓衍百餘首,拖沓詰屈。”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二篇:“要之《商颂》五篇,事迹分明,词亦詰屈,与《尚书》近似。”

基本含义
指责别人的狡辩和无理争辩。
详细解释
诘屈一词由“诘”和“屈”两个字组成。“诘”意为质问、追问,表示指责别人的行为;“屈”意为委屈、屈服,表示对方无法辩解或无法反驳。因此,“诘屈”指责别人的狡辩和无理争辩,揭露对方的无理行为。
使用场景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于批评和指责别人的辩解行为,表达对对方不合理言行的不满。例如,当某人为自己的错误行为找借口时,可以使用“诘屈”来指责对方的狡辩和无理争辩。
故事起源
关于“诘屈”成语的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它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辩论和争辩的态度。在古代,辩论被视为一种学问和修养,而“诘屈”则强调了辩论应该基于理性和合理性,不应该使用狡辩和无理争辩的手段。
成语结构
成语“诘屈”的结构是形容词+动词,表示对别人的狡辩和无理争辩进行指责。
例句
1. 他的辩解充满了诘屈之辞,根本无法说服我。2. 面对他的无理争辩,我不得不对他进行诘屈。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诘屈”与指责别人的狡辩联系起来来记忆。想象一个人被追问时无法辩解,只能屈服和委屈的场景,这样可以帮助记忆“诘屈”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诘屈”相关的成语,如“诘责”、“屈辱”等,以扩展对于指责和辩论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问小明为什么没有完成作业,小明只会诘屈地说:“因为我太忙了。”2. 初中生:同学们诘屈地质问小红为什么不参加班级活动,小红无言以对。3. 高中生:面对老师的严厉批评,学生们不敢诘屈,只能默默接受。4. 大学生:在辩论比赛中,选手们互相诘屈,力图击败对方。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