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力穑

拼音:lì sè

注音:ㄌㄧˋ ㄙㄜˋ

繁体:

基本解释

努力耕作。《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穡,乃亦有秋。”《汉书·成帝纪》引《书》作“力嗇”。 宋 苏轼 《次韵段缝见赠》:“ 季子 东周 负郭田,须知力穡是家传。” 清 刘大櫆 《慎始》:“﹝行乞者﹞有时而胜於力穡之农夫。”

基本含义
形容人们努力工作,不懈怠懒惰。
详细解释
力穑是由“力”和“穑”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力指的是努力,穑指的是收获、收割。力穑形容人们勤奋努力地工作,不懈怠懒惰。这个成语强调了努力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只有通过不断努力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
使用场景
力穑常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工作、学习或其他方面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它可以用来鼓励他人努力工作,也可以用来自勉,提醒自己要坚持不懈地努力。
故事起源
力穑的故事起源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春秋时期,齐国的昭公在位时,国家一片荒凉。昭公决定亲自耕种,以示榜样。他亲自下田,劳动辛苦,但最终获得了丰收的果实。这个故事反映了昭公的勤劳和努力,形成了成语“力穑”。
成语结构
主体词“力”表示努力,修饰词“穑”表示收获。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表示努力工作、取得成果的意思。
例句
1. 他每天都早出晚归,真是力穑的典范。2. 只有通过力穑,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3. 她在工作上一直力穑,最终得到了升职的机会。
记忆技巧
可以将“力穑”与“努力收获”相联想,表示通过努力工作才能获得丰收的成果。也可以将“力穑”与“力所能及”相联想,表示尽力做到最好。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努力、奋斗相关的成语,例如“锲而不舍”、“勤能补拙”等。通过学习这些成语,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努力工作的理解和重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小明一样,每天都力穑学习,争取考上好的中学。2. 初中生: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会努力力穑,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3. 高中生:高考即将来临,我要在这最后的冲刺阶段,力穑备考,争取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毕业后要找到好的工作,我必须在学习和实践中力穑,提升自己的竞争力。5. 成年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我都会坚持力穑,追求更好的自己。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