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上星穴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上星穴 shàng xīng xué

国家针灸穴位取穴标准:

上星穴 Shàng xīng(DU23)为督脉经穴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解剖: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颞浅动、静脉分支;有额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赤肿,鼻渊,鼻出血,鼻痔,鼻痈,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疟疾,热病。

人体穴位配伍〗配合谷穴、太冲穴治头目痛;配丘墟穴、陷谷穴治疟疾;配大椎穴治鼻中息肉、面赤肿、口鼻出血不止;配水沟穴治癫狂;配印堂穴、素髎穴、百会穴、迎香穴、合谷穴、曲池穴、列缺穴、支沟穴治酒渣鼻。

刺灸法:平刺0.5~0.8寸;可灸。

别名:鬼堂穴,明堂穴,神堂穴。

穴义: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蒸升。

名解

1)上星。上,上行也。星,指穴内的上行气血如星点般细小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上蒸升。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温热水气,在本穴为缓慢蒸升之状,上行气血如星点般细小,故名。

2)鬼堂。鬼,与天相对,此指穴内气血为阴性水湿。堂,聚散之所也。鬼堂名意指穴内气血为天部的阴湿水气。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温热水气,至本穴后,因散热冷缩而化为阴性水湿,故名鬼堂。明堂、神堂穴名意与鬼堂近同,明指穴内气血为天部的明处,神指穴内气血为天部之气。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阴湿水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由本穴外散头之各部,小部分吸热后循督脉上行。

功能作用:降浊升清。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基本含义
指人体头部的穴位,也用来比喻人的智力和才能。
详细解释
上星穴是中国中医学中的一个穴位名称,位于人体头部的最高点,也就是头顶的正中央。根据中医理论,按摩或刺激上星穴可以提升人的智力和才能。因此,这个成语也用来比喻人的智力和才能出众。
使用场景
常用于赞美人聪明才智、能力出众的场合。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具有非凡的智慧和才能,或者用来表扬某个人在某个领域的出色表现。
故事起源
关于“上星穴”的具体故事起源并不明确。但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穴位是通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得出的,因此,上星穴的命名可能是基于长期观察和实践的结果。
成语结构
这个成语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分别是“上”和“星穴”。其中,“上”表示位置或方向,“星穴”表示人体头部的穴位。
例句
1. 他的智商高得让人难以置信,简直是上星穴。2. 她在数学竞赛中一举夺冠,真是上星穴的体现。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头顶有一颗明亮的星星的人,表示他的智力和才能非常出众。
延伸学习
如果对中医学和人体穴位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医学的相关知识,了解更多关于穴位的信息。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在班级的数学竞赛中得了满分,老师说他是上星穴的。2. 初中生:小红的绘画技巧非常高超,同学们都说她是上星穴。3. 高中生:小李在科学竞赛中取得了冠军,大家都认为他是上星穴。4. 大学生:小张在大学期间多次发表高水平的论文,被认为是上星穴的学生。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