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拈掇

拼音:niān duō

注音:ㄋㄧㄢ ㄋㄧㄢ ㄋㄧㄢ

繁体:

基本解释

亦作“拈敪”。1.提;提及。《朱子语类》卷三九:“ 颜子 不处贫贱,固自乐;到他处贫贱,只恁地,更难;所以圣人於此数数拈掇出来。” 鲁迅 《集外集拾遗·<何典>题记》:“成语和死古典又不同,多是现世相的神髓,随手拈掇,自然使文字分外精神。”
(2).摆弄。《朱子语类》卷一○一:“ 郭子和 传其父学,又兼象数,其学已杂,又被 谢昌国 拈掇得愈不是了。”
亦作“拈敪”。用手估量轻重;斟酌。《景德传灯录·义玄禅师》:“ 黄蘖 将钁钁地曰:‘我遮钁,天下人拈敠不起,还有人拈得起吗?’”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三折:“眼似瞎,手如瘸,轻拈掇,慢拿捻。”

基本含义
指细心地处理、安排事物,也指琢磨、思考。
详细解释
拈掇是一个由动词“拈”和动词“掇”组成的成语。拈的意思是用手指头轻轻地摆弄、拿取,掇的意思是用手指头或手掌轻轻地拿、捧、摆弄。拈掇的基本含义是细心地处理、安排事物,也可以指琢磨、思考。
使用场景
拈掇常用于描述人们对事物的细致处理和周密安排。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细心地整理物品、布置环境,也可以形容一个人深思熟虑、琢磨问题。
故事起源
关于拈掇的故事并不多见。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古代的一种游戏有关。古代人们常常玩一种叫做“拈掇”的游戏,游戏的规则是用手指头轻轻地摆弄、拿取物品。后来,人们将这种细致的动作比喻为对事物的细心处理,形成了“拈掇”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动词+动词
例句
1. 他拈掇着每一件物品,将房间整理得井井有条。2. 她总是能够拈掇出最好的解决方案。
记忆技巧
可以将拈掇的发音“niān duō”与“年多”进行联想,表示时间的年份越多,需要拈掇的事情就越多,需要细心处理和安排。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拈掇相关的成语,如“拈花惹草”、“拈轻怕重”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经常拈掇我的书包,把书和文具都整理得很整齐。中学生:老师交给我们的任务很多,我们需要细心地拈掇每一个细节。大学生:在准备毕业论文的过程中,我花了很多时间拈掇论文的结构和内容。成年人:在职场上,我们需要拈掇好工作和生活的平衡,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