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苔牋

拼音:tái jiān

注音:ㄊㄞˊ ㄐㄧㄢ

繁体:

基本解释

以苔纸制成的笺纸。 唐 王勃 《乾元殿颂》序:“ 金门 献纳,纵麟笔於苔牋; 石馆 论思,覈龟章於竹槧。” 唐 李肇 《唐国史补》卷下:“纸则有 越 之剡藤、苔牋。”《绍兴府志·物产志二》引《嘉泰志》:“ 剡 之藤纸,得名最旧,其次苔牋。”

基本含义
指长期未有人使用的笔,比喻作者长期不得机会写字或不被人重视。
详细解释
苔牋是由“苔”和“牋”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苔是指生长在石头、树木等地方的绿色植物,牋是指书写的工具,即笔。苔牋原指因为长期不用而长满了苔藓的笔,后来引申为长期不得机会写字或不被人重视的意思。
使用场景
苔牋一词常用于形容作者长期没有机会写字或作品长期不被人重视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作家长期没有新作问世,或者一个艺术家的作品长期没有得到认可。
故事起源
苔牋这个成语的起源不太明确,但可能与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有关。古代文人墨客常常在寂静的山林或僻静的地方写作,因此他们的笔可能长时间不被使用,最终长满了苔藓。这个比喻也可以理解为文人墨客长期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作品被冷落。
成语结构
苔牋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
例句
1. 这位作家的才华被埋没了,他的作品都变成了苔牋。2. 这幅画长期被遗忘在角落里,已经成了一幅苔牋。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苔牋”这个成语与长期不得机会写字或不被人重视的情况联系起来进行记忆。可以想象一支长期不被使用的笔,上面长满了苔藓,象征着作者长期不得机会写字或作品长期不被人重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成语相关的古代文人墨客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创作环境和作品的传世情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好久没有画画了,我的画笔都变成了苔牋。2. 初中生:这位作家的新书一直没有出版,变成了一本苔牋。3. 高中生:这幅画长期被遗忘在角落里,已经成了一幅苔牋。4. 大学生:我的论文一直没有被发表,变成了一篇苔牋。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