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上阳宫

拼音:shàng yáng gōng

注音:ㄕㄤˋ ㄧㄤˊ ㄍㄨㄙ

繁体:

基本解释

唐 宫名, 高宗 时建于 洛阳 。《新唐书·地理志二》:“ 上阳 宫在禁苑之东,东接皇城之西南隅, 上元 中置, 高宗 之季常居以听政。” 唐 王建 《行宫词》:“ 上阳宫 到 蓬莱殿 ,行宫巖巖遥相见。”

基本含义
指官员被贬谪到地方任职,离开京城。
详细解释
上阳宫是古代京城中的一座宫殿,它位于紫禁城的北部。而“上阳宫”这个成语则是指官员被贬谪到地方任职,离开京城。这个成语中的“上阳宫”象征着离开中央政治权力的地方,官员被贬谪到这里,失去了在京城的地位和权力。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多用于形容官员被贬谪到地方任职,离开中央政治权力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人在某个领域或环境中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和权力。
故事起源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唐朝时期。当时,唐玄宗为了排除异己,贬谪了一批被怀疑与叛乱有关的官员,让他们被迫离开京城,被贬谪到地方任职。其中一个被贬谪的官员在离开京城时,曾经对朋友说:“我要去上阳宫了。”这句话成了后来形容官员被贬谪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主语+动词+地点
例句
1. 他曾经是京城的高官,但因为犯了错误,最后被贬谪到上阳宫。2. 这位名垂青史的文学家在晚年失宠,被迫离开京城,只能在上阳宫度过余生。
记忆技巧
你可以将“上阳宫”这个成语与官员被贬谪的情景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官员被贬谪到偏远的地方任职,离开了京城的中央政治权力,只能在上阳宫度过余生的情景。这样的联想可以帮助你记忆和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政治权力相关的成语,如“东山再起”、“身败名裂”等,了解它们的含义和使用场景,丰富你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因为工作失误被调到了一个很远的地方,就像被贬谪到了上阳宫一样。2. 初中生:有些学生因为成绩不好,被调到了不受重视的班级,就像被贬谪到了上阳宫一样。3. 高中生:那个曾经叱咤风云的明星因为丑闻被封杀,从此失去了在娱乐圈的地位,就像被贬谪到了上阳宫一样。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