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垂则

拼音:chuí zé

注音:ㄔㄨㄟˊ ㄗㄜˊ

繁体:

基本解释

垂示法则。《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垂则列妾,使有法焉。” 颜师古 注:“言垂法於后宫,使皆遵行也。”《后汉书·李固传》:“明将军望尊位显,当以天下为忧,崇尚谦省,垂则万方。”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流业》:“术家之流,不能创制垂则。” 章炳麟 《学变》:“ 董仲舒 以阴阳定法令,垂则博士,教皇也。”

基本含义
指以垂直的姿势示范,以示榜样或规范。
详细解释
垂则一词源于《左传·昭公十三年》:“昭公崩,文公立,曰:‘垂绳以治天下。’”意为垂下绳子来治理天下。垂则是一种示范行为,通过以身作则来引导他人,传递榜样和规范。
使用场景
垂则常用于形容以身作则,以示榜样或规范,特别是在教育、领导和社会道德方面。可以用来表达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能够引领他人前进。
故事起源
垂则的故事起源于春秋时期的鲁国。当时昭公去世,文公继位后,他说:“我将垂下绳子来治理天下。”这句话意味着他要以自己的行为示范来治理国家。这个故事后来演变成成语“垂则”。
成语结构
垂则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由动词“垂”和名词“则”组成。其中,“垂”表示垂直地示范,以示榜样,“则”表示规范、准则。
例句
1.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垂则榜样,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2. 领导干部应该垂则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形象。
记忆技巧
可以将“垂则”拆分为“垂”和“则”两个部分来记忆。垂表示垂直,可以想象一个人垂下绳子,示范给他人看;则表示规范,可以联想到“规则”。通过将“垂”和“则”两个部分联系起来,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垂则”相关的成语,例如“以身作则”、“示范效应”等,了解更多关于以身作则和榜样引领的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垂则榜样,我们要向老师学习,做一个好学生。2. 初中生:班长垂则榜样,他的努力让我们都感到钦佩。3. 高中生:作为学长,我要垂则榜样,为后辈树立好的形象。4. 大学生:作为社团负责人,我要垂则榜样,带领大家共同进步。5. 成年人:作为家长,我要垂则榜样,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