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芒砀

拼音:máng dàng

注音:ㄇㄤˊ ㄉㄤˋ

繁体:

基本解释

(1).大而多貌。 唐 李白 《丁都护歌》:“君看石芒碭,掩泪悲千古。”
(2).广阔无边。 唐 韩愈 《苦寒》诗:“芒碭大包内,生类恐尽歼。”
(3). 芒山 、 砀山 的合称。在今 安徽省 砀山县 东南,与 河南省 永城县 接界。《史记·高祖本纪》:“ 秦始皇 常曰‘东南有天子气’,於是因东游以厌之。 高祖 即自疑,亡匿,隐於 芒 碭 山泽巖石之閒。”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
详细解释
芒砀出自《左传·哀公二十九年》:“吾闻之,齐有人焉,名芒砀,好逐鹿,逐鹿不及,乃逐兔,逐兔不及,乃逐狐。”原意是指一个人追逐鹿,没有追上,就追逐兔,还没有追上,就追逐狐狸。后来,这个成语引申为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的志向远大,有远大抱负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有追求、有雄心壮志的人。
故事起源
芒砀的故事起源于《左传》中的一个小故事。故事中的芒砀喜欢追逐猎物,但他追逐的目标总是无法追上。这个故事后来被引申为形容人的志向高远,有远大的抱负的成语。
成语结构
芒砀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分别是“芒”和“砀”。
例句
1. 他从小就有芒砀之志,一直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2. 她立下了芒砀之志,决心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芒砀”与“志向高远,有远大抱负”的含义联系起来记忆。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追逐鹿、兔、狐狸的过程中不断向前,象征着人的志向不断向上。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人有远大抱负的成语,如“志存高远”、“雄心勃勃”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长大后要成为一名科学家,有芒砀之志。2. 初中生:我立下了芒砀之志,要考上一流的大学。3. 高中生:我有芒砀之志,将来要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4. 大学生:我追求的是芒砀,希望能在自己的领域取得突破。5. 成年人:即使年纪已经大了,也不能丧失芒砀之志,要不断追求进步。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