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课银

拼音:kè yín

注音:ㄎㄜˋ ㄧㄣˊ

繁体:

基本解释

(1).税金。 清 林则徐 《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年应抽解课银二万四千一百一十四两零,载在《户部则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五回:“每觔场价不过七八文,课银不过三釐多;运到 汉口 ,便每觔要卖五六十文不等。”《清史稿·食货志四》:“命 长芦 、 两淮 每引加五十斤,免纳课银。”
(2).锞银,银锭。课,用同“ 錁 ”。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四折:“暗寄课银五百锭在老友 李茂卿 处,与男 扬州奴 困穷日使用。” 元 孟汉卿 《魔合罗》第三折:“有夫 李德昌 ,将带资本课银一十锭,贩 南昌 买卖,前去一年,并无音信。”

基本含义
指以金钱贿赂来收买人的心。
详细解释
课银是一个四字成语,由“课”和“银”两个词组成。其中,“课”是指贿赂,收买;“银”是指金钱。这个成语的含义是用金钱贿赂来收买他人的心思,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某人用金钱来收买他人,特别是公职人员或权力人士。它可以用来批评那些为了个人利益而不择手段的人。
故事起源
课银一词最早出现在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喻世明言》一书中。故事讲述了一个贪官利用金钱贿赂法官,以逃避罪责的故事。这个故事成为了课银这个成语的起源。
成语结构
课银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课”和名词“银”组成。
例句
1. 他用大量的金钱来课银,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2. 这个贪官利用课银的手段,逃避了法律的制裁。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课银”与“贿赂”联系起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想象一个人在课堂上用银子来收买老师,以获得好成绩。这个形象可以帮助记忆课银的意思。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贿赂相关的成语,如“贿赂”、“行贿”等。了解这些成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提高对贿赂行为的认识和防范意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用零花钱课银买到了很多好吃的东西。2. 初中生:这个政客利用贿赂的手段课银,获得了大量不义之财。3. 高中生:考试前,有些同学会用金钱课银老师,以获取考试题目的信息。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