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闹龙

拼音:nào lóng

注音:ㄣㄠˋ ㄌ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一种舞动的龙形图案。《红楼梦》第五三回:“五间正殿前悬一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

基本含义
形容喧闹、热闹而有序的场面。
详细解释
闹龙是由“闹”和“龙”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闹意指喧闹、热闹,龙指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神秘、威严和吉祥象征。闹龙形容一种喧闹而有序的场面,常用来形容节日、庆典等活动中人们热烈、热闹的氛围。
使用场景
闹龙常常出现在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龙舟节等庆祝活动中,人们会穿着彩衣、舞动舞龙、击鼓作乐,场面热闹非凡。此外,闹龙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喧闹而有序的场合,比如婚礼、庆典、晚会等。
故事起源
闹龙起源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与中国的龙文化有关。龙在中国文化中被视为吉祥、神秘和威严的象征。在古代,人们相信舞龙能够驱邪、祈福,因此在庆祝活动中常常会有舞龙表演。随着时间的推移,舞龙逐渐成为一种热闹而有序的场面,形成了闹龙这个成语。
成语结构
闹龙是一个动宾短语,由动词“闹”和名词“龙”组成。
例句
1. 春节期间,街上热闹非凡,人们纷纷出门闹龙。2. 龙舟节当天,河岸边聚集了许多人,大家共同欣赏着闹龙的表演。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该成语:1. 将“闹龙”这个成语与中国传统节日、舞龙表演联系起来,想象热闹而有序的场面。2. 可以通过绘画、制作手工等方式,将闹龙的场景形象化,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了解其他与龙有关的成语和习俗,如舞龙、龙舟赛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一起去街上闹龙,非常热闹。2. 初中生:学校举办了一场庆典活动,同学们一起组织闹龙,气氛非常热烈。3. 高中生:参加了一个大型晚会,现场人山人海,热闹得像闹龙一样。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