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骥足

拼音:jì zú

注音:ㄐㄧˋ ㄗㄨˊ

繁体:

基本解释

比喻高才。《三国志·蜀志·庞统传》:“ 庞士元 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驥足耳。” 唐 雍陶 《寄永乐殷尧藩明府》诗:“百里岂能容驥足,九霄终自别鷄群。” 清 刘大櫆 《送孙明府迁任凤阳》诗之一:“循吏声名动九閽,通才驥足岂辞繁。” 梁启超 《乐利主义泰斗边沁之学说·边沁之政法论》:“使起案之权,全归行政官之手,则议员自放弃其识见,有为之士,无从展其驥足。”

基本含义
形容马的蹄子非常美丽,比喻人的才能出众。
详细解释
骥是一种品种优良的马,足指马的蹄子。成语骥足形容马的蹄子非常美丽,比喻人的才能出众,非常优秀。
使用场景
骥足常用来形容人才出众、能力非凡。可以用于形容学生在某个学科或领域表现出色,也可以用于赞美某个行业或团队中的杰出人才。
故事起源
成语“骥足”来源于《左传·僖公二十九年》:“骥足食于道。”这句话是描述公元前537年,晋国的公子重耳在逃亡的过程中,骑着一匹非常优秀的马,马蹄食于道旁的草。后来,“骥足”逐渐演变成为形容人才出众的成语。
成语结构
主语+谓语
例句
1. 他在数学竞赛中的表现真是骥足,获得了第一名。2. 这个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是骥足之才,工作效率非常高。3. 她的绘画水平非常高,可以说是骥足之才。
记忆技巧
将“骥足”与马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匹美丽的骏马在奔跑,蹄子优美动人。可以通过画马的形象、观看马的图片等方式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马相关的成语,如“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到成功”等。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故事或文章来了解马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画画技术真是骥足,每次画的都很漂亮。2. 初中生:他在数学竞赛中的成绩一直很好,真是骥足之才。3. 高中生:她的音乐才华非常出众,可以说是骥足之才。4. 大学生:他在科研领域取得了很多成果,是一位真正的骥足之才。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