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漂二代

拼音:

注音:

繁体:

基本解释

漂二代 - 简介

他们的父母是农民,为谋生常年在城里漂着,他们也就顺理成章来到城里,成为“漂二代”。

他们在城里的公办学校上学,呼吸着城里并不新鲜的空气,用城市口音替换掉了乡音。他们努力地学习,努力地交友,努力地适应着城市生活,为了有朝一日能成为城里人。

现象

2010年两会召开在即,“户籍制度”改革再次成为广大网民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从众多网民的留言来看,来自北京、上海、广州等中心城市的“漂一族”依旧是最为关注“户籍制度”改革的群体。

从人民网的调查来看,大部分期望获得大城市户籍的原因依然是户籍和许多大城市独有的社会资源相挂钩。但与以往状况不同的是,“漂一族”最大的关注点从“获得户籍”转移到户籍对“漂二代”获得平等教育权的影响上。

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学生家长留言表示,尽管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表现优异,并且获得北京市三好学生,但因为户籍不在北京,依然不能在京参加高考。

由于“户改”与“教改”并不同步,即便考生回到原籍参考,依然会处于很大的劣势。据了解,由于近几年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省在教材选择、高考科目、考题拟定等方面已有较大的自主权,且存在比较大的差异。按照目前的政策,考生仍需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考,这就造成了众多在大城市随“漂父母”生活的“漂二代”,在本地无法参加高考,即便回到原籍参考,也会面临“考的不是学的”的窘境。

对此现象,众多考生和家长感觉十分忧心。一位署名为“流动的孩子”的网友在本网两会专题留言时沉重地表示:转眼两年后我就要参加高考了,我等不起了!

网友留言

网友流动的孩子(IP:218.249.209.)说:我从小学开始就一直跟随在北京工作的父母在北京读书,也赶上了免费义务教育的好政策,转眼两年后我就要参加高考了,但是现行的户籍学籍政策让我没有地方参加高考,像我这种情况的同龄孩子又何止我一个。我等不起了,全国和我一样的孩子也等不起,期盼着新的一年里能给我们这些孩子带来异地高考的曙光。

网友(IP:121.14.234.)说:请相关部门尽快改革户籍制度,外地户籍异地上学难,中考高考也要回原籍,目前教育课本版本多元化,造成孩子受到的教育模式不一样,因教育捆绑在户籍上,使孩子失去公平中、高考的权利。

网友清风w(IP:61.175.171.)说:我不在乎什么户籍,我只想给我的孩子一个公平教育的机会。我的孩子从小在外面读书回家去没人管怎么办,教学书不一样对他来说就是不公平,在外面又不可以考试。这不是耽误孩子吗?

网友(IP:111.193.184.)说:因北京户籍问题,我的孩子小升初乃至将来高考都有问题,因父母工作在京,使得孩子在教育问题上遭遇不平等待遇。现在北京借读生都打算未来出国继续圆大学梦,那出不起国的孩子们呢?

网友(IP:61.51.196.)说:我在北京已经工作了10余年头了,在北京有了住房,按时交纳个税,但一直解决不了北京市户口,其实我个人是否能有北京市户口并不重要,关键是孩子的上学问题,按照目前的制度,我的孩子在北京读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却不能参加北京市的高考,如果高中在北京读,回原籍后也无法参加高考,并且试题都不一样,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对此深为不解。

网友(IP:114.241.165.)说:因工作调动,全家迁到北京,孩子在小学毕业时,就因没有京籍,尽管很优秀(北京市三好学生),却没有公立学校接收,还好孩子争气地考入学校实验班,现在二、四制直升初二年级,六年的教学孩子已经适应,并且刚读一半,但因为户籍问题又面临选择,在京不能参加高考,回去教学又差别很大,很可能毁了孩子一生。作为家长,真的不知如何选择。

分析

虽然当前国家制定了政策措施,保障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但目前仅止于“进得去”,要想让这部分孩子“学得好”,还需要相当长的过程。公平教育有赖于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教师对孩子一视同仁须加强师德教育,而要做到外来务工子女不受歧视,则是涉及整个社会道德、文化建设的大课题。

专家指出,在是否融入武汉的调查中,绝大多数孩子作了积极的回答,但在对城市提出希望时,孩子们也表现出诸多不满,这就说明外来务工子女的融入过程会出现反复,要想让他们真正融入这个城市,还需要城市创造更加“给力”环境,给予他们信心和鼓励。

专家观点

生于城中,长于城中,只因没有城市的“身份”,而成为城市“边缘人”。针对“漂二代”的孤独感和自卑感,专家建议全社会共同努力,帮助“漂二代”们迈好融入城市第一步。

武汉理工大学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研究中心主任秦琴说,外来务工子女对城市缺乏归属感和认同感,短期无法解决,城市不妨给他们提供些“缓冲带”。

秦琴认为,武汉市开设的青少年空间就是目前最好的缓冲带。在这里,社会工作者会设计各种方案,开展各种活动,帮助外来务工子女适应城市生活,并与城里孩子互动交流,消除自卑感。

武汉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运清说,“漂二代”感觉孤独,其父母亦有责任。本来孩子在陌生的城市就有漂泊感,此时父母再缺位,心理一定会受影响。他呼吁“漂二代”的父母:谋生固然重要,但不能忘了孩子,哪怕每天抽出10分钟“亲子”,也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