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猞猁狲

拼音:shē lì sūn

注音:ㄕㄜ ㄌㄧˋ ㄙㄨㄣ

繁体:

基本解释

又称猞猁。兽名。似猫而大,尾短。两耳尖端有两撮长毛,两颊的毛也长。全身淡黄色,有灰褐色斑点,尾端黑色。四肢粗长,善于爬树,行动敏捷,性凶猛。皮毛厚而软,是珍贵的毛皮。《红楼梦》第一○五回:“珠宝俱全……黄狐三十张,猞猁猻皮十二张。”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国土产东珠、人葠、紫貂、元狐、猞猁猻。”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三卷第二九章:“这一天,降将 祖大寿 等献出了许多珍贵物品……皮裘一类有紫貂、猞猁狲、豹、天马皮等。”

基本含义
指人心机深沉、狡猾狡诈。
详细解释
猞猁狲是由三个动物名称组成的成语。猞猁是一种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大型猫科动物,具有狡猾、机敏的特点;狲是一种猴子,善于模仿和欺骗。猞猁狲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心思深沉、狡猾狡诈,善于欺骗和玩弄他人。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通常用来形容那些心机深沉,善于欺骗和操纵他人的人。它可以用来描述那些表面上看起来友善和善良,但实际上却心怀不轨、别有用心的人。
故事起源
关于猞猁狲的故事并不常见,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可以从猞猁和狲这两种动物的特点中推测出来。猞猁和狲都是非常灵活和机智的动物,它们善于隐藏自己的意图,欺骗和玩弄其他动物。因此,人们将这种行为比喻为心机深沉、狡猾狡诈的人。
成语结构
猞猁狲是一个由三个动物名称组成的成语,形容一个人心思深沉、狡猾狡诈。
例句
1. 他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但实际上是个猞猁狲,你要小心。2. 这个人太猞猁狲了,你千万别被他骗了。
记忆技巧
记忆猞猁狲这个成语可以通过联想动物的特点来实现。猞猁是一种机敏、狡猾的动物,而狲则是一种善于模仿和欺骗的动物。你可以想象一个猞猁和狲一起合作,用他们的智慧和欺骗能力来玩弄其他动物,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猞猁和狲这两种动物的特点和习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个成语的意义。同时,学习其他形容狡猾和欺骗的成语,如狐假虎威、狐群狗党等,可以扩展我们的成语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小伙伴表面上看起来很友善,但实际上是个猞猁狲,经常欺负他。2. 初中生:班上有个同学很猞猁狲,经常在背后说别人的坏话。3. 高中生:他的行为太猞猁狲了,总是利用别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