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造寇

拼音:zào kòu

注音:ㄗㄠˋ ㄎㄡˋ

繁体:

基本解释

作乱。《后汉书·朱儁传》:“今海内一统,唯黄巾造寇,纳降无以劝善,讨之足以惩恶。”

基本含义
指人们自己制造敌人或仇恨,引发纷争或战争。
详细解释
造寇是由“造”和“寇”两个字组成的成语。“造”意为制造、创造,“寇”意为敌人、仇寇。造寇的意思是人们自己制造敌人或仇恨,引发纷争或战争。这个成语常常用来形容人们无故制造纷争,导致不必要的冲突。
使用场景
造寇这个成语可以用于形容个人或团体之间因为无理取闹、挑衅或故意制造纷争而引发的纷争或战争。它也可以用于形容国家之间因为无谓的敌意或挑衅而导致的战争。
故事起源
《战国策·燕策一》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燕国的国王燕昭王和齐国的国王齐宣王之间的一次争斗。燕昭王派人给齐宣王送去一匹马,但齐宣王却将马杀了,然后派人送回去。燕昭王非常生气,于是发动战争。这个故事成为了“造寇”这个成语的来源。
成语结构
动宾式成语。
例句
1. 他的无理取闹只会造寇生端,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2. 因为一时的冲动,他不小心造寇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斗。
记忆技巧
可以将“造寇”拆开来记忆。造意为制造、创造,寇意为敌人、仇寇。可以通过想象一个人在制造敌人或仇恨的情景,来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了解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自食其果”、“自取灭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们之间的争吵只会造寇生端,最好还是和平解决。初中生:他们故意挑衅对方,结果造寇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战斗。高中生:政府的错误决策导致了国家与邻国的敌意升级,最终造寇引发了一场血腥的战争。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