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洞同

拼音:dòng tóng

注音:ㄉㄨㄙˋ ㄊㄨㄙˊ

繁体:

基本解释

会合贯通。《淮南子·诠言训》:“洞同天地,浑沌为朴,未造而成物,谓之太一。”

基本含义
指心灵相通,思想一致。
详细解释
洞同是由“洞”和“同”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洞意为通透、透明,同指一致、相同。洞同的含义是指人们在思想、心灵上相通,相互理解,达到一致的境地。
使用场景
洞同常用于赞美朋友之间的默契和心灵相通,也可以用来形容夫妻或亲密伙伴之间的默契和互相理解。
故事起源
洞同的故事起源于《论语·子罕》。孔子有一次对他的学生子罕说:“吾与汝洞同。”这句话意味着孔子和子罕的思想心灵相通,达到了一致的境地。后来,人们用“洞同”来形容人与人之间的默契和心灵相通。
成语结构
洞同由两个汉字组成,形成一个主谓结构。
例句
1. 他们俩心灵相通,经常不用言语就能互相理解。2. 她和她的丈夫之间有着一种洞同的默契。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两个人站在一起,他们的心灵是洞开的,相互之间能够通透地了解对方。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相关的成语,比如“心领神会”、“心有灵犀一点通”等,来扩展对心灵相通和默契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我的好朋友在一起时,我们的心灵是洞同的。2. 初中生: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洞同是学习顺利的重要因素。3. 高中生:在团队合作中,成员之间的洞同非常重要,可以提高效率。4. 大学生:我们的研究方向一致,我们之间有着洞同的默契。5. 成年人:夫妻之间的洞同是维系婚姻的重要基础。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