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参驳

拼音:cān bó

注音:ㄘㄢ ㄅ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1).杂乱不一。《宋书·傅隆传》:“国典未一於四海,家法参驳於縉绅。”
(2).弹劾与批驳官吏的错误言行。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科场二·科道争为主考》:“一应科场之事,在外听御史纠劾,在内听礼部礼科参驳,毋得阿狥,著为定例。”《明史·张慎言传》:“祖制以票拟归阁臣,参驳归言官,不闻委勋臣以纠劾也。”

基本含义
指参与辩论或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
详细解释
参驳是由动词“参”和动词“驳”组成。其中,“参”表示参与,参加;“驳”表示争辩,反驳。参驳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多方参与辩论或讨论,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进行争辩。
使用场景
参驳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多人或多方参与辩论、讨论的场合。可以用来描述学术会议、政治辩论、法庭辩论等场景。
故事起源
参驳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辩论文化。在古代,学者们经常举行辩论会,讨论各种问题。在辩论过程中,各方参与者会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争辩,以求得真理或取得共识。因此,参驳成为了形容这种辩论讨论的成语。
成语结构
成语“参驳”的结构是由两个动词组成的,表示参与辩论或讨论。
例句
1. 在学术研讨会上,各位专家学者纷纷参驳,争论不休。2. 辩论赛上,选手们通过参驳,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论证能力。
记忆技巧
可以将“参驳”与“参加辩论”联系起来,形成记忆联想。可以想象自己参加一场激烈的辩论,与对方进行激烈的争辩和辩论,从而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辩论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驳斥”、“辩证法”、“争辩”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上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同学们互相参驳,争论得面红耳赤。2. 初中生:参加辩论赛是一种锻炼自己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方式,通过参驳,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观点。3. 高中生:政治课上,我们经常进行辩论活动,同学们积极参驳,争取分析问题更全面、客观。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