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忠义

拼音:zhōng yì

注音:ㄓㄨㄙ ㄧˋ

繁体:

基本解释

◎ 忠义 zhōngyì
(1) [loyal and righteous]∶忠心和义气
忠义之士
(2) [a loyal and righteous person]∶指有忠心和义气的人
表彰忠义

英文翻译

1.loyalism

详细解释

(1).忠贞义烈。《后汉书·桓典传》:“ 献帝 即位,三公奏 典 前与 何进 谋诛阉官,功虽不遂,忠义炳著。” 唐 崔融 《西征军行遇风》诗:“夙龄慕忠义,雅尚存孤直。”《老残游记》第二回:“后人敬他的忠义,所以至今春秋时节,士人尚不断的来此进香。” 洪深 《赵阎王》第一幕:“凡人存着好心的,有天良的,老实的,讲究忠义的,都是傻子吧?”
(2).指忠臣义士。《后汉书·臧洪传》:“将军举大事,欲为天下除暴,而专先诛忠义,岂合天意?”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七:“四镇守 舟山 时,兵民辑睦,忠义嚮应,西人已丧胆思遁。” 郭沫若 《甲申三百年祭》:“ 明 朝国政,误在重制科,循资格。是以国破君亡,鲜见忠义。”

基本含义
忠诚和义气。形容人具有忠诚的品质,对朋友、亲人或国家表现出坚定的信念和奉献精神。
详细解释
忠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价值观念之一。忠义强调对人、事物、道义的忠诚,具有坚定的信仰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忠义是一种美德,被视为人类道德的高尚追求。
使用场景
忠义常常用来形容对朋友、亲人或国家的忠诚和奉献。可以用于表扬那些忠诚无私、义气深厚的人,也可以用来描述一种高尚的道德品质。
故事起源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历史书籍,其中记载了很多关于忠义的故事。例如,季友和季康子是两兄弟,季友在困难的时候一直支持季康子,展示了兄弟之间的忠诚和义气。这些故事被后人传颂,成为了忠义这一价值观念的源头。
成语结构
忠义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忠”表示忠诚,指对事物坚定不移的信仰和奉献;“义”表示义气,指对朋友、亲人或国家的忠诚和奉献。
例句
1. 他对朋友非常忠义,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会尽力帮助。2. 这个国家的军人都具有忠义精神,为保护国家安全而奋斗。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其他词语进行联想来记忆“忠义”。例如,将“忠”字联想为“中心”,表示坚定不移的信仰;将“义”字联想为“友谊”,表示对朋友的忠诚和奉献。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忠义相关的成语,如“忠心耿耿”、“忠肝义胆”等,以加深对忠义价值观念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像雷锋一样,忠于自己的梦想,勇敢追求。2. 初中生: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我要对同学们负责,尽心尽力,展现忠义精神。3. 高中生:面对重要考试,我要保持忠诚于自己的学习目标,努力奋斗,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