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讣纸

拼音:fù zhǐ

注音:ㄈㄨˋ ㄓㄧˇ

繁体:

基本解释

即讣帖。 清 爱新觉罗·敦诚 《哭周立厓先生文》:“甫出巷,有白衣冠人持讣纸急趋至前。余曰:‘吁,先生逝矣!’”参见“ 讣帖 ”。

基本含义
指丧事期间所用的纸张,用于写祭文。
详细解释
讣纸是指在丧事期间所使用的纸张,用于写祭文、吊唁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丧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仪式,讣纸作为其中的一部分,承载着人们对逝者的思念和哀悼之情。
使用场景
讣纸通常在葬礼、祭祀等丧事场合使用,用于写祭文、吊唁等。它是表达对逝者的哀思和怀念的一种方式。
故事起源
讣纸的使用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最早由宋代文学家陆游在他的《讣纸诗》中提到。在古代,人们相信逝者的灵魂需要通过祭品和祭文来安抚,讣纸就是用来写祭文的纸张。随着时间的推移,讣纸逐渐成为中国传统丧葬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成语结构
讣纸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例句
1. 在葬礼上,家人们手持讣纸,默默地悼念着逝去的亲人。2. 祭祀仪式中,讣纸上写满了对先祖的怀念之情。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讣纸”相关的场景来记忆该成语,例如想象自己站在一个葬礼现场,手持讣纸,默默地悼念逝去的亲人。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中国传统丧葬仪式的其他习俗和文化,以及与之相关的成语和诗词。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葬礼上的人们手里拿着讣纸,心里很难过。2. 初中生:祭祀仪式中,家人们手持讣纸,默默地向逝去的亲人表达哀思。3. 高中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讣纸是丧葬仪式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用于写祭文、吊唁等。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