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义冢

拼音:yì zhǒng

注音:ㄧˋ ㄓㄨㄙˇ

繁体:

基本解释

◎ 义冢 yìzhǒng
[burial ground for the destitute] 旧时埋葬无主尸体的公坟

详细解释

旧时收埋无主尸骨的坟场。 清 冯桂芬 《苏太义园记》:“族相葬、党相捄、州相賙之道废,而后有义冢…… 宋 沉作宾 《会稽志》云:‘闢地为丛冢,以藏暴骨,曰义冢。’取与众同之意,而创始不详:盖由来旧矣。” 殷夫 《孩儿塔上剥蚀的题记》:“孩儿塔是我故乡义冢地中专给人家抛投死儿的所在。”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养济院育婴堂义冢地》。
同“ 义冢 ”。《宋史·理宗纪三》:“命 两淮 、 京湖 、 四川 制司收瘞频年交兵遗骸,立为义塚。”《明会典》卷八十:“令民间立义塚,仍禁焚尸,若贫无地者,所在官司择近城宽閒之地,立为义塚。”

基本含义
义冢指为了正义而献出生命的英勇人士。
详细解释
义冢一词由“义”和“冢”两个字组成。“义”表示正义、公义,表示为了正义而奋斗。“冢”指的是坟墓,表示为了正义而献出生命。义冢用来形容为了正义事业而英勇牺牲的人,表达对其无私奉献的敬意。
使用场景
义冢一词常用于形容为了正义事业而英勇牺牲的人,可以用来表达对英雄、烈士的敬意和赞美。在纪念活动、英雄事迹报道、纪念碑等场合常见使用。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楚国大夫子胥为了报答国家的恩情,主动前往敌国晋国,并在晋国的战场上壮烈牺牲。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勇敢,晋国国君亲自主持修建了一座墓碑,上面刻着“义冢”二字。从此,义冢成为了形容为了正义而献出生命的人的代称。
成语结构
义冢是一个名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没有动词成分。
例句
1. 他是一位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的义冢英雄。2. 我们要铭记那些为国家和人民付出生命的义冢烈士。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义冢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坟墓上有两个字,分别是义和冢,表示为了正义而献出生命的英勇人士。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中国古代英雄事迹和烈士纪念活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英雄和烈士的崇敬和赞美。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向那些为了保护环境而奋斗的义冢们学习。2. 初中生:那些为了国家独立而英勇牺牲的义冢烈士是我们永远的榜样。3. 高中生:在我们的历史课上,老师讲述了许多为了正义事业而献出生命的义冢故事。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