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大噱

拼音:dà jué

注音:ㄉㄚˋ ㄐㄩㄝˊ

繁体:

基本解释

大笑。《文选·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恐犹未信丘言,必大噱也。” 李善 注:“《説文》曰:噱,大笑也。” 清 周亮工 《书诗册后与吴冠五》:“举以询之,无不暗合,遽为更易,当则 冠五 发大噱。”

基本含义
指大喜大悲、大吵大闹、大骂大咒等极端情绪表达。
详细解释
大噱是指情绪极端激动,表现出大喜大悲、大吵大闹、大骂大咒等极端情绪的行为。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人的情绪失控,表现得非常激烈和过激。
使用场景
大噱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人在遇到特别激动的情绪时表现得非常激烈,比如在喜悦、愤怒、悲伤等情绪面前失去理智,做出过激的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这个成语来描述某人的情绪失控,比如某人因为一点小事就大吵大闹、大骂大咒。
故事起源
大噱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追溯到中国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有一个叫做噱头的人,他天性喜欢吵闹,每当有喜事或者悲事发生时,他总是表现得非常过激,大喊大叫,大吵大闹,把自己的情绪表现得非常夸张。噱头的行为被人们认为是一种不正常的表现,后来就演变成了成语“大噱”。
成语结构
大噱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大”表示程度或者规模大,第二个字“噱”表示喧哗吵闹。
例句
1. 他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一下课就大噱了起来。2. 她听到自己的歌在电视上播放,激动得大噱了一场。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情绪失控时,大喊大叫,大吵大闹的场景,将这个场景与成语“大噱”联系起来,便于记忆。
延伸学习
学习其他与情绪有关的成语,如“大喜过望”、“大惊失色”、“大失所望”等,可以帮助扩展词汇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他因为考试成绩差,大噱了一场,吓到了全班同学。初中生:她在公开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高兴得大噱了一场。高中生:他因为被老师批评,愤怒地大噱了起来,吓到了全班同学。大学生:她听到自己的论文被选中发表,激动得大噱了一场,庆祝了整整一个晚上。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