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雄伯

拼音:xióng bó

注音:ㄒㄩㄥˊ ㄅ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1).传说中吃鬼魅的神。《后汉书·礼仪志中》:“ 雄伯 食魅。”
(2).指 河伯 , 河神 。喻学识博大精深的人。 南朝 陈 徐陵 《同江詹事登宫城南楼》诗:“沟水惭 雄伯 , 漳川 仰大巫。”
(1).杰出的人物。《三国志·吴志·张紘传》“ 紘 著诗赋铭誄十餘篇”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后 紘 见 陈琳 作《武库赋》、《应机论》,与 琳 书深叹美之。 琳 答曰:‘自僕在 河 北,与天下隔,此閒率少於文章,易为雄伯。’”《魏书·文苑传序》:“ 汉 之 西京 , 马 扬 为首称; 东都 之下, 班 张 为雄伯。” 清 百一居士 《壶天录》卷中:“内有 张攀龙 者,本若辈中之雄伯也。”
(2).称雄称霸。伯,通“ 霸 ”。 唐 刘知几 《史通·书事》:“当 春秋 之时,诸侯力争,各擅雄伯,自相君臣。”参见“ 雄霸 ”。

基本含义
指有雄才大略、胸怀宽广的人。
详细解释
雄伯是由“雄”和“伯”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雄”表示雄壮、英勇;“伯”表示长辈、尊贵。合在一起,表示一个人有雄才大略、胸怀宽广,具备卓越的能力和高尚的品德。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有才干、有胆识、有气魄的人,尤其用来称赞有领导才能的人。
故事起源
《史记·吕不韦列传》记载了一个关于雄伯的故事。相传,战国时期,秦国有一位名叫吕不韦的大臣,他很早就看出了秦国将来的崛起,并一直致力于改革和发展。吕不韦的才华和胆识被人们称为“雄伯之才”,并成为后人称颂的典范。
成语结构
形容词+名词
例句
1. 他是我们公司的雄伯,总能带领我们克服困难,取得成功。2. 这位年轻的科学家已经展现出了雄伯的风采,为科研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记忆技巧
可以将“雄伯”与“雄才大略、胸怀宽广”这样的词语联系起来,形成联想,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了解吕不韦的故事,以及其他与雄伯相关的典故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是班级的雄伯,经常帮助同学解决问题。2. 初中生:那位老师教学有方,真是个雄伯。3. 高中生:这个学生不仅学习优秀,还热心公益事业,真是个雄伯。4. 大学生:他在大学期间就已经展现出了雄伯的才华,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