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责命

拼音:zé mìng

注音:ㄗㄜˊ ㄇㄧㄥˋ

繁体:

基本解释

(1).责让;抗命。《书·西伯戡黎》:“呜呼!乃罪多参在上,乃能责命于天。” 孔 传:“言汝罪恶众多参列於上天,天诛罚汝,汝能责命于天,拒天诛乎?”
(2).降谪官职的命令。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续集·黜责帅臣亦降召命》:“ 丁谓 疑其( 曹伟 )不受命,詔 河北 运使 韩亿 驰往收其兵,既而 曹 得责命,即日上道,则是此时大帅径加责徙,遂不託名为召矣。”《宋史·韩维传》:“既而责命不由门下, 维 又言:‘罢黜御史,事关政体,而不使有司与闻,纪纲之失,无甚於此。乞解银臺司。’”

基本含义
指责、斥责、责备他人或自责自己的行为或过错。
详细解释
责命是由“责”和“命”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责”表示责备、指责,而“命”表示行动、命令。责命一词形象地描述了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或过错进行斥责、责备的情景。
使用场景
责命这个成语常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如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当一个人犯了错误或做了不好的事情时,别人可以使用责命来表达对其的批评和指责。同时,责命也可以用于自责的场景,当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或过错时,可以使用责命来形容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指责和反省。
故事起源
责命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但可以推测其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观念。在古代社会中,人们普遍认为,个人行为应受到责备和法律的制约,而责命这个成语则形象地表达了这种观念。
成语结构
责命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声词,其中“责”为第二声,表示责备;“命”为第四声,表示行动、命令。
例句
1. 他对自己的错误行为深感愧疚,不停地自责命自己。2. 老师责命学生要严格遵守纪律,不能违反校规。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责命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被别人责备时的表情和态度,然后将这个形象与责命这个词语联系起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责命相关的成语,如“自命不凡”、“命途多舛”等,以扩展对责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责命我要好好完成作业。2. 初中生:他们因为犯规被裁判责命,感到很不服气。3. 高中生:老师责命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4. 大学生:他对自己的过失深感内疚,自责命自己要改正错误。5. 成年人:领导责命他要加强工作纪律,提高工作效率。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