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灌佛

拼音:guàn fó

注音:ㄍㄨㄢˋ ㄈㄛˊ

繁体:

基本解释

佛教的一种仪式。又称浴佛。用各种名贵香料所浸之水灌洗佛像。相传农历四月八日为 释迦牟尼 的生日,每逢该日佛教信徒举行这种仪式。《宋书·刘敬宣传》:“四月八日, 敬 宣见众人灌佛,乃下头上金镜以为母灌,因悲泣不自胜。”《南史·张融传》:“王母 殷淑仪 薨,后四月八日建斋并灌佛。”

基本含义
指用水泼或倒灌佛像,表示对佛教或佛像的不尊重或亵渎。
详细解释
灌佛,又称泼佛、倒佛,是指用水泼或倒灌佛像。这是一种对佛教或佛像的不尊重和亵渎行为,违背了佛教的教义和道德规范。佛教强调尊重一切生命和物品,灌佛行为被视为对佛教信仰的亵渎,是不可取的行为。
使用场景
灌佛这个成语在现代汉语中很少使用,一般用来形容对宗教或信仰的不敬或亵渎行为。可以用于讨论宗教和信仰的话题,或者用来批评那些对宗教或信仰不敬的行为。
故事起源
灌佛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根据传说,有一位名叫慧能的佛教高僧,他曾经在寺庙中修行。有一天,一群不懂事的小孩子在寺庙里玩耍,他们看到佛像就拿水泼洒或者倒灌佛像。慧能看到后非常愤怒,他对这些孩子说:“你们这样做是对佛教的亵渎,是不应该的行为。”于是,灌佛这个成语就流传开来,用来形容对佛教或佛像的不尊重行为。
成语结构
灌佛这个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灌指倒灌、泼洒的意思,佛指佛像或佛教。
例句
1. 他的行为像是在灌佛,完全没有尊重宗教的意识。2. 这些年轻人对佛教的态度很不恭敬,经常灌佛。
记忆技巧
可以将灌佛这个成语与对宗教信仰的尊重联系起来,通过理解灌佛的意义和背后的故事来记忆这个成语。
延伸学习
如果对佛教或其他宗教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了解其信仰、教义和文化。同时也可以了解其他成语和俗语,丰富自己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会灌佛,因为我知道要尊重宗教。2. 初中生:他的行为就像灌佛一样,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不尊重。3. 高中生: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宗教信仰,而不是去灌佛或亵渎宗教。
推荐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