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打耳喑

拼音:dǎ ěr yīn

注音:ㄉㄚˇ ㄦˇ ㄧㄣ

繁体:

基本解释

附耳小语。 元 乔吉 《金钱记》第三折:“ 王府尹 做打耳喑科。 贺知章 云:‘小官尽知此事。’” 元 无名氏 《刘弘嫁婢》第二折:“做见卜儿打耳喑科。正末云:‘ 王秀才 ,有甚么话,不好明白説?’”

基本含义
形容人说话声音很大,震得人耳朵发聋。
详细解释
打耳喑是指一个人说话声音很大,以至于震得人耳朵发聋,形容人讲话声音极大,噪音刺耳。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多用于贬义,形容人说话声音大得令人无法忍受,或者用来形容某种噪音声音极大、刺耳。可以用于形容教室里的学生聒噪、会议室里的人们争论激烈等场景。
故事起源
《左传·襄公十一年》中记载了一个故事。当时,齐国的公子田常因为他的声音太大,经常吵得人耳朵发聋。有一天,他到晋国拜访,晋国的公子问他:“你是不是打耳喑?”公子田常自知被人嘲笑,于是反问:“你是不是打眼睛?”意思是说他的声音大得可以震瞎人的眼睛。从此以后,人们用“打耳喑”来形容说话声音很大的人。
成语结构
动宾结构,动词“打”表示动作,“耳喑”为宾语,表示动作的对象。
例句
1. 他一开口就是打耳喑,简直让人无法忍受。2. 在公共场合,大家应该注意自己的音量,不要打耳喑。3. 这个电视节目的音量太大了,简直是打耳喑。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的声音像雷声一样大,震得人的耳朵发聋,从而形成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声音大的成语,如“震耳欲聋”、“声嘶力竭”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声音比雷还响,简直是打耳喑。2. 初中生:我实在受不了他的打耳喑,每次上课都听不清老师在说什么。3. 高中生:他在会议上大声争论,简直是打耳喑,把整个会场都吵得一片混乱。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