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仪矩

拼音:yí jǔ

注音:ㄧˊ ㄧˊ ㄧˊ

繁体:

基本解释

仪法规矩。 秦 李斯 《碣石刻石》:“羣臣诵烈,请刻此石,垂著仪矩。” 三国 魏 曹植 《鹖赋》:“甘沉陨而重辱,有节士之仪矩。” 宋 宋祁 《宋景文笔记·释俗》:“ 齐 魏 间以人有仪矩可喜者,谓之庯峭,盖庯峻也。” 清 恽敬 《与纫之论文书》:“吾宗之能学者不数人,能学而行復有仪矩者益不数人。” 鲁迅 《且介亭杂文末编·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我的剪辫,却并非因为我是 越 人, 越 在古昔,‘断发文身’,今将效之,以见先民仪矩,也毫不含有革命性。”

基本含义
指行为规范、举止得体。
详细解释
仪矩一词由仪和矩两个字组成。仪指行为规范,矩指尺度、标准。仪矩的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的行为举止得体,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标准。
使用场景
仪矩一词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的举止得体,守规矩,不轻举妄动。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言行得体,守礼仪,有分寸,不失体面。
故事起源
仪矩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礼仪文化。在古代社会,人们非常注重礼仪,要求人们的行为举止得体、合乎规范。仪矩一词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行为规范、举止得体。
成语结构
仪矩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成语结构。
例句
1. 他举止得体,言谈有礼,真是个仪矩的人。2. 在公共场合要注意仪矩,不要做出不雅的举动。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仪矩与行为规范、举止得体等词语进行联想,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仪矩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守礼仪”、“守分寸”等,可以进一步加深对仪矩概念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在校园里保持仪矩,不乱扔垃圾。2. 初中生:作为学生代表,我们要以身作则,展现仪矩的形象。3. 高中生:在社交场合中,要注意仪矩,不要做出过分的举动。4. 大学生:在职场上要保持仪矩,与同事和领导保持良好的关系。5. 成年人:作为一名公务员,要时刻保持仪矩,代表政府的形象。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