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偃革倒戈

拼音:

注音:

繁体:

详细解释
词语解释
yǎn gé dǎo gē ㄧㄢˇ ㄍㄜˊ ㄉㄠˇ ㄍㄜ

偃革倒戈 

指停息武备,不事战争。 元 刘壎 《隐居通议·经史一》:“偃革倒戈,归马放牛,乃灭 殷 以后事;今 楚 汉 相持,正是兵锋之交,而言及此,曾不顾其为迂,何也?”

基本含义
指原本站在一方的人,转而背叛自己的一方,投向敌对的一方。
详细解释
偃革倒戈是由三个词语组成的成语。其中,“偃”指的是放下、放倒;“革”指的是武器;“倒戈”指的是改变立场、背叛。成语的意思是原本站在一方的人,突然放下武器,转而背叛自己的一方,投向敌对的一方。
使用场景
偃革倒戈常用于形容一个人突然改变立场,背叛原本的团队、朋友或国家。例如,可以用来形容政治家在选举期间突然改变政策,背叛原本的支持者。
故事起源
偃革倒戈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故事发生在中国秦朝末年,项羽是一位有抱负的将领,他带领军队反抗秦朝的统治。然而,在战争中,项羽的部下刘邦却在关键时刻背叛了他,与秦朝合作。这个故事成为了“偃革倒戈”的典故,形容人们突然改变立场的行为。
成语结构
偃革倒戈是由三个词语组成的成语,每个词语都有自己的意思。结合起来,形成了新的含义。
例句
1. 他曾经是我们的忠诚朋友,但现在他偃革倒戈,成为了我们的敌人。2. 在政治斗争中,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会不惜偃革倒戈,背叛原本的团队。3. 这位明星曾经是这个品牌的代言人,但他最近偃革倒戈,代言了竞争品牌。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这个成语。将“偃革倒戈”与项羽和刘邦的故事联系起来,想象项羽原本是站在一方的,但刘邦却偃革倒戈,背叛了他。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中国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可以学习其他与背叛、改变立场相关的成语,如“出尔反尔”、“反水”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曾经是我的朋友,但他突然偃革倒戈,不再和我玩了。2. 初中生:这个政治家在选举前夕偃革倒戈,背叛了原本的支持者。3. 高中生:这个明星曾经代言我们学校的品牌,但他最近偃革倒戈,代言了其他学校的品牌。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