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碧丝

拼音:bì sī

注音:ㄅㄧˋ ㄙㄧ

繁体:

基本解释

染青绿色的蚕丝。多用以形容初生细草或青年女子的头发。 唐 李白 《春思》诗:“ 燕 草如碧丝, 秦 桑低緑枝。” 瞿蜕园 朱金城 校注引 萧士贇 曰:“ 燕 北地寒,生草迟,当 秦 地柔桑低緑之时, 燕 草方生。” 清 钱陈群 《小尼姑下山》诗:“三寸黄冠綰碧丝,装成十六女沙弥。”

基本含义
形容水草丰茂、绿色盎然的景象。
详细解释
碧丝一词形容水草丰茂,绿色鲜艳的景象,常用来形容自然环境或者景色的美丽和生机盎然。
使用场景
适用于形容湖泊、河流、花园、田野等地方的美丽景色。也可用于形容人物的容貌清秀、美丽动人。
故事起源
碧丝一词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用以形容古原上茂盛的草木。后来逐渐成为一个常用的成语。
成语结构
碧丝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固定的词序。
例句
1. 这片湖泊碧丝一片,美得让人心醉。2. 春天来临,大地上一片碧丝,生机勃勃。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碧丝的音读作“必死”,联想到碧丝的景象美丽如仙境,令人陶醉。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更多与自然景色相关的成语,如“绿草如茵”、“百花齐放”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到了,公园里的碧丝绿得像翡翠一样。2. 初中生:在山上看到了一片碧丝,真是美不胜收。3. 高中生:湖面上泛起了碧丝,给整个景色增添了一抹生机。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