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游徼

拼音:yóu jiǎo

注音:ㄧㄡˊ ㄐㄧㄠˇ

繁体:

基本解释

(1). 秦 汉 时乡官名。负责巡查盗贼。 秦 置, 汉 至 南北朝 多沿置,后废。《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嗇夫,游徼……游徼徼循禁贼盗。”《东观汉记·郑均传》:“兄 仲 为县游徼,颇受礼遗, 均 数諫止。” 清 恽敬 《三代因革论七》:“ 汉 曰三老,曰嗇夫,曰游徼,皆赐爵同于乡遂之官。”
(2).巡游。《续资治通鉴·宋度宗咸淳十年》:“无事则泛舟长 淮 ,往来游徼;有事则东西齐奋,战守并用。”《明史·常遇春传》:“ 汉 军出 江 游徼, 遇春 击之,皆反走,乘胜取 江州 。”
指游击的小部队。徼,通“ 邀 ”,截击。 清 魏源 《圣武记》卷一:“更选精鋭为游徼,乘间掠零骑,扰耕牧,更番叠出,以俟窾会。”
(1).古代乡官。 秦 始置,掌一乡的巡察缉捕。两 汉 至 南北朝 多沿置不改,后废。《古谣谚·刘圣公宾客醉歌》引《后汉书·刘玄传》 唐 李贤 注:“《续汉书》曰:时 圣公 聚客,家有酒,请游徼饮,宾客醉歌,言:‘朝亨两都尉,游徼后来,用调羹味。’游徼大怒,缚捶数百。”《后汉书》作“游徼”。 茗荪 《地方自治博议》:“又 汉 制: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嗇夫,游徼。”
(2).指担任巡逻任务的官员或兵卒。 宋 杨侃 《皇畿赋》:“城皇之外,游徼四布。”原注:“京城四面,巡检各一人。” 宋 秦观 《盗贼策中》:“自陛下即位以来……而郡县之閒枹皷或惊,游徼旁午,未见休已者,何也?”
(3).犹巡逻。《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 秦 官,掌徼循京师”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所谓游徼,徼循禁备盗贼也。”《明史·王直传》:“宜敕沿边守臣,发兵游徼,有警则入保,无事则力耕。”

基本含义
指跋山涉水,行走奔波。
详细解释
游:跋涉;徼:行走。游徼形容人远行,经历艰辛和困苦,跋山涉水,行走奔波的情况。
使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人在远行或奔波中所经历的辛苦和努力。也可用来形容事情的艰辛过程。
故事起源
《庄子·秋水》记载了一个关于游徼的故事。古时有个人在秋水中捕鱼,他走了很长时间,跋山涉水,才到达目的地。因此,游徼成为了形容人行走奔波的成语。
成语结构
动词+名词
例句
1. 他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惜游徼千里。2. 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我必须游徼寻找工作的机会。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与“跋山涉水”相类比来记忆,将游徼与跋山涉水的艰辛过程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旅行、奔波相关的成语,如“跋山涉水”、“行色匆匆”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和家人去旅行,游徼了很多景点。2. 初中生:为了参加比赛,他每天游徼到训练场。3. 高中生:毕业后,我打算游徼世界各地,体验不同的文化。4. 大学生: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他不惜游徼全国各地寻找投资机会。
推荐词语

©2019-2025 学门教育网 版权所有 电脑版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19034508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