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词语
查词语

概节

拼音:gài jié

注音:ㄍㄞˋ ㄐㄧㄝ ˊ

繁体:

基本解释

犹节操。 清 王晫 《今世说·容止》:“其( 丁克振 )因人缓急,又多概节,有 鲁连 之风。”

基本含义
指人的品德或行为端正,举止得体,不偏不倚。
详细解释
概节是由“概”和“节”两个字组成的成语。“概”表示总括、总体,而“节”表示节制、约束。概节形容人的品德高尚,行为得体,举止端正,不偏不倚,秉持中庸之道,不过分张扬也不过分保守。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品德和行为端正,也可以用来赞美人的言行得体,不偏不倚。可以用于各种正式场合,如演讲、写作、社交等。
故事起源
《左传·昭公二年》记载了一个关于概节的故事。故事中,齐国有一位名叫晏婴的官员,他的品德高尚,行为得体,举止端庄。有一天,晏婴在宴会上看到齐国的一位大臣举止粗鲁,便对他说:“君子应当概节,不可如此。”这个故事传扬开来,人们开始用“概节”来形容品德端正、行为得体的人。
成语结构
概节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概”和“节”两个字组成。
例句
1. 他的概节让人钦佩,无论在公共场合还是私人生活中,他都表现得恰如其分。2. 她一直以来都保持着概节的形象,深受同事和朋友的尊敬。
记忆技巧
可以将“概节”与“端正举止”联系起来,概念相近,形象易于记忆。可以通过将这个成语与具体的人物或故事联系起来,增加记忆的印象深度。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概节相关的成语,如“言行概节”、“慎独慎微”等。还可以学习相关的道德和修养方面的知识,如中庸之道、礼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学习晏婴的概节,做一个有礼貌、行为得体的好孩子。2. 初中生:老师常常教导我们要保持概节,不要做出不合适的言行。3. 高中生:在面对考试的时候,我们要坚守概节,不作弊、不抄袭。4. 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我们要注重自己的概节,不仅在学术上要诚实守信,也要在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所帮助!
推荐词语